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22-23高二下·上海·期中
名校
2 . 回答有关细胞与免疫的问题,T细胞耗竭是指T淋巴细胞在长时间持续的抗原刺激下出现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增殖能力丧失。癌症(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产生及形成的异常内环境,称为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很容易导致T细胞耗竭,从而引发免疫功能障碍。低氧会导致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损伤或衰老后会释放mtROS。细胞为了自我保护,会进行线粒体自噬,即溶酶体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线粒体。近期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和T细胞耗竭有一定的关联(见下图1):
   
(1)T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TCR不能直接识别肿瘤抗原,需要抗原呈递细胞协助。抗原呈递细胞通过______方式摄取抗原,抗原经加工后所形成的能被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TCR识别的物质X是______
(2)树突状细胞是常见的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多种抗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角度分析原因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组成B.细胞膜上有多种载体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
(3)T细胞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对人体抵抗下列哪种微生物影响最大?(  )
A.霍乱弧菌B.S型肺炎双球菌C.乙肝病毒D.大肠杆菌
(4)肿瘤细胞有时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发生免疫逃逸,下图2表示肿瘤细胞逃逸T细胞免疫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D-1和PD-L1能发生特异性结合
B.该机制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PD-1和PD-L1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D.抑制PD-L1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5)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蛋白)是葡萄糖进入T淋巴细胞的“必经之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离子也可以通过Glut1蛋白进入T淋巴细胞
B.葡萄糖进入T淋巴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与进入红细胞相同
C.葡萄糖可以进入T淋巴细胞的线粒体中
D.葡萄糖吸收速度与膜上Glut1蛋白的数量有关
(6)根据图1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正常环境相比,肿瘤微环境下细胞膜上Glut1蛋白数量增加
B.无氧呼吸供能效率高,所以细胞需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
C.低氧导致线粒体受损,细胞有氧呼吸减弱,无氧呼吸增强
D.低氧可以直接影响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
(7)结合图1,阐述肿瘤微环境下如何导致T细胞耗竭?______
2023-05-19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免疫调节(必杀8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请回答以下关于免疫反应和抗原检测的相关问题:下图为新冠病毒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以及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过程,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请回答:

(1)新冠病毒在细胞A的__________(填细胞器)上通过④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
(2)图中的免疫细胞__________(填字母)来自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免疫细胞__________(填字母)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免疫细胞e的活化除了图中所示信号外,还需要__________的刺激。图中f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细胞B表面的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诱导细胞B发生___________
(3)现阶段各地区仍在广泛进行核酸检测新冠病毒,此外抗原检测试剂也广泛投入使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过程如下:将样本液滴在点样处,若样本含有新冠病毒,其表面抗原会被结合垫上的胶体金-抗体1所识别,原理是____________。样品液移动,T线上固定的抗体2结合___________,使胶体金-抗体Ⅰ被截留显色;多余的胶体金标抗体1移动到C线被抗-抗体截留显色。所以若抗原检测阳性,则会在___________线上出现阳性标记。
4 . 如下图所示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被毒蛇咬伤时,采用方法2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1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2更持久的免疫力
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2进行免疫预防
D.方法1为主动免疫;方法2为被动免疫
2023-05-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综合检测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1
5 . 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作模型图。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节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巨噬细胞,B为B淋巴细胞,F为细胞病毒T细胞
B.图中a为细细胞因子,c为抗体,每个抗体都有一个抗原结点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别原的细胞是细胞B 、细胞C 、细胞D 、细胞E 、细胞F和细胞H
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①②过程被活化,产生细胞C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6 . 下图所示为人体感染甲型H3N2流感病毒后的相关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___________,不能识别甲型H3N2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流感来袭,人体内可通过___________免疫过程阻止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在内环境的散播,该过程起上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物质(用图中字母表示);该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3)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患儿抵抗该流感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因为其分化出的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细胞数量太少,释放的___________过少不足以诱导B细胞大量增殖分化。
(4)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则人体会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与图中的___________细胞有关(用图中字母表示)。
(5)若人感染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病。
2023-04-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二上】【期中考】【杭二滨江+钱江】
7 . 癌症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可以治疗癌症的药物和技术。下图 1 为普通抗癌药物和单克隆抗体药物作用特点,图 2 为我国科学家设计的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ADC) 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人体可自行发现并消灭体内的肿瘤细胞,这一过程属于______免疫。
(2)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由单克隆抗体和抗癌药物组成,分子标靶治疗药物主要依靠细胞膜上的受体区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其中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 ______。(答出两点)
(3)请根据图 2 所示说出 ADC 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肿瘤细胞会将 ______,之后 ADC 药物会在______中分解释放出毒性药物,破坏______,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4)2021 年 8 月,120 万一针的天价抗癌药(CAR-T 疗法)进入大众的视野,国内首例 CAR-T 疗法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在上海瑞金医院出院,为肿瘤患者的治愈带来希望。CAR-T 疗法是一种免疫疗法,就是将患者的 T 细胞取出来在体外培养、修饰,使其获得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然后在体外大量扩增后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的治疗作用,即把 T 细胞改造成 CAR-T 细胞(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
①从上述 CAR-T 疗法的机理可知,由 T 细胞改造成的 CAR-T 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后,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 CAR-T 细胞先增殖、分化产生 ______,随后由______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
②长期情绪不良的人更容易感染或发生肿瘤,这说明 ______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8 . 图表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③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体
B.a是白细胞介素-2,b是白细胞介素-1
C.细胞①和细胞②在骨髓中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D.细胞③只能在淋巴结中通过细胞②增殖分化而来
2023-03-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9 . 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基本过程是先获取患者的T淋巴细胞,通过基因转导使T细胞表达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体外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进而识别并攻击自身的肿瘤细胞(如下图所示)

(1)一般来说,自身T淋巴细胞与其他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DNA所含的遗传信息___(填相同或不同),该疗法选用患者自身T淋巴细胞的优点是 ____
(2)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无菌、无毒的条件,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常含有血清等成分,常采用____法除去微生物,还通过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来抑制细菌和真菌。将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T淋巴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时____(需要/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
(3)步骤①中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步骤②是为了_____
(4)利用特定的酶获取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基因,然后将____后的产物连接到某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上,然后利用该逆转录病毒去侵染T淋巴细胞以实现转化。可运用____杂交技术检验目的基因是否在T细胞内成功表达,以筛选出成功改造好的T淋巴细胞(CAR-T细胞)进行扩增。
2022-07-30更新 | 5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现有两种异常肥硕的小鼠“肥鼠”和“糖鼠”,科学家对其肥胖原因提出了假说:两种小鼠“血液中缺乏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将“肥鼠”和“糖鼠”分别与正常小鼠形成“连体小鼠”,使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在相同的条件下喂养。

实验结果:“肥鼠一正常鼠”连体组,“肥鼠”食欲恢复正常,肥胖症消失,正常鼠仍正常:“糖鼠正常鼠”连体组,“糖鼠”仍然不停进食,维持肥胖,正常鼠精神不振,食欲差,最后饿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的小鼠应为同品系小鼠,否则_____细胞会对来自对方的异体细胞有杀伤作用,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_____鼠肥胖的原因与假设不一致,据此科学家又提出新的假设:另一种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是血液中存在能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且比正常鼠血液中浓度高,但由于缺乏_____,从而导致肥胖。
(3)新的假设能完美解释实验结果,为了证明其正确性,需补充的实验组是:_____。若实施实验后发现_____,则新的假设成立。
(4)若新的假设成立,则“糖鼠一正常鼠”连体组中正常鼠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糖鼠”血液中高浓度的抑制肥胖(或食欲)的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正常鼠体内,而该物质能影响_____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不振,并使_____(填部位)产生的食欲下降,最后饿死。
(5)糖尿病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前者是胰岛β(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靶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引起的。科学家通过后续实验发现“糖鼠”会比正常小鼠更容易患Ⅱ型糖尿病,欲诊断某“糖鼠”所患糖尿病类型,下列方案正确的是_____。
A.给该鼠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B.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灌胃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C.先给该鼠灌胃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D.先检测该鼠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然后灌胃葡萄糖溶液并再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
2023-02-06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生物试题(A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