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16-11-26更新 | 6125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点突破练3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检测—2021-2022学年新教材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2 .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病毒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进而确保HMPV的复制增殖。动物实验表明,阻断m6A修饰会引发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而预防肺部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机体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与HMPV结合阻止其在体液内增殖
B.HMPV的RNA发生m6A修饰有利于病毒侵染呼吸道细胞
C.通过诱变产生去m6A修饰的HMPV可以作为疫苗预防肺部感染
D.再次注射HMPV疫苗可增强记忆细胞增殖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2023-04-03更新 | 4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3月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初赛)试卷
3 .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预防接种乙肝疫苗                    ②血浆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水解作用
③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④吞噬细胞对细胞集团的吞噬消化
⑤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⑥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对病菌的黏附
⑦皮肤的阻挡作用                       ⑧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A.②④⑥⑦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②⑥⑦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2019-01-30更新 | 3258次组卷 | 83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四次选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高考及高考模拟题
5 . 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如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阻断病毒传染上,核酸检测比血清学检测更有优势
B.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
C.某人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血清中存在IgG抗体,最可能是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过少
D.新冠病毒最外层的棘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

针对RSV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次注射该疫苗,人体可以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B.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
C.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D.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MHC受体
7 . 下面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IV会降低人类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只能通过核酸检测进行筛查
C.可以用模拟呼吸道黏膜的培养基培育新型冠状病毒
D.HIV可在辅助性T细胞中增殖,其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相同
8 . 2019年12月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和表达过程。冠状病毒的S蛋白是入侵细胞的关键,其能与肺部等细胞表面的受体血管紧张转化素Ⅱ(ACE2)结合,让病毒与细胞相连。同时,在一些蛋白酶的作用下,S蛋白的特定位点会被切开,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让病毒进入细胞。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的RNA侵入细胞后可以作为模板翻译出RNA复制酶,催化RNA的复制
B.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表明,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类似于胞吞
C.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必须依赖细胞免疫才能彻底清除病毒
D.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20-03-22更新 | 1696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生物20210513-003【2021】【高二下】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863

83

A2

疫苗

7848

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125

126

B2

疫苗

1121

125

(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_____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4)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2022-01-03更新 | 46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疾病 思考与练习
2018高三·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2018-04-13更新 | 2945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