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为寻找有效的抗原来研发新冠疫苗,用新冠病毒蛋白(S、N、M、E)分别对小鼠进行免疫,一段时间后提取血清并注射给模型小鼠,然后用等量的新冠病毒感染模型小鼠,检测肺部组织中病毒含量,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注射S蛋白疫苗会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若用灭活的病毒免疫小鼠,则血清中含有多种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C.最好选择S蛋白制备疫苗,因注射S免疫血清组病毒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D.从感染后1天到3天,对照组小鼠病毒含量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统清除一部分病毒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APLA),它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缺乏APLA的孕妇常会发生习惯性流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LA由母体浆细胞分泌
B.APLA能够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
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APLA
D.可给患者接种适量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
3 . 人体在免疫反应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受到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C.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D.二次接种可使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4 . 为研制预防流感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提取某病毒样本,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检测到机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首次接种疫苗后,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细胞因子的作用
B.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C.在第二次注射后,抗体量增多的原因是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合成分泌抗体
D.实验结果说明,间隔一定时间多次接种该种疫苗,预防效果会更好。
5 .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使得肿瘤细胞开启免疫逃逸。下图表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一种机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通过细胞免疫清除肿瘤细胞,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B.肿瘤细胞通过CMTM6分子间接抑制了HIPIR引起的PD-L1的溶酶体降解,实现了免疫逃逸
C.PD-L1、PD-1和抗体产生的过程可以体现生物膜结构的统一性,也体现生物膜功能的统一性
D.图中肿瘤细胞和T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实现兴奋的传递方式相同
2023-03-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理综生物试题
6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事件①中,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识别胞外病原体
B.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异常增多可能诱发自身免疫病
C.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D.针对异体器官移植,事件③中只需要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7 . 研究者用流感病毒(IAV)感染小鼠,发现动物被感染后采食减少、脂肪分解增加、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侵入机体的IAV经CD4+T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信息暴露在CD4+T细胞表面
B.活化的CD4+T细胞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
C.淋巴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具有促进免疫的作用
D.小鼠感染病毒后采食减少、体内脂肪分解增加,有利于提高其免疫能力
8 . 人类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包括MHC-Ⅰ和MHC-Ⅱ两类。MHC-Ⅰ分子能与侵入人体细胞的抗原水解产生的短肽结合,形成的MHC-Ⅰ抗原肽复合物转至靶细胞表面,呈递给免疫细胞。体液中的病原体则会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形成MHC-Ⅱ抗原肽复合物,转至细胞表面。MHC-I几乎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表达,可作为分子标签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HC-Ⅰ抗原肽复合物可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MHC-Ⅱ可在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
C.辅助性T细胞识别到巨噬细胞膜上MHC分子后就会被激活
D.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MHC-Ⅰ是否一致或相似
9 .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流涕等症状,也可引起肺炎等疾病。下列有关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识别T细胞,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启动细胞免疫
B.B细胞经辅助性T细胞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启动体液免疫
C.树突状细胞既可以吞噬消化流感病毒,又可以通过抗原呈递启动特异性免疫
D.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流涕等症状是人体免疫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的正常反应
10 . 人体内细胞的信息传递机制如图所示,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d和e代表不同的神经递质,细胞b和c的膜电位变化也可能相同
B.若d和e代表不同的激素,细胞c的分泌物可能对细胞a、b、c均会产生影响
C.若该图表示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d过程发生的场所可以是细胞核、线粒体
D.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a为病原体,b为辅助性T细胞,则c可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
2024-01-10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