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两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某些癌细胞可以产生免疫抑制因子以逃避人体免疫功能。下图表示其机制:癌细胞能产生一种叫做“PD-LI”的蛋白质分子,PD-L1可以与效应细胞膜表面有一种叫做“PD-1”的蛋白质分子特异性结合,而PD-L1与PD-1结合后,使效应细胞失活,阻断效应细胞杀死癌细胞。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效应细胞应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
(2)效应细胞识别并杀死癌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该过程表明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请你结合上述两位科学家的发现提出一种方案,可以恢复免疫细胞的攻击力,治疗癌症。__________
2019-04-0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2 .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
(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
(2)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烧,下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请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

①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表现,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BC段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
③CD段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并通过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快速消灭EP,使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体温。综上所述,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2020-04-29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鹦鹉热也称鸟疫,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胞内寄生)引起的人、鸟和其他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鹦鹉热发病快。表现为高热、肌痛、腹泻等症状。重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即使是轻症,恢复也相当缓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重症患者治疗输氧时采用含有5%的CO2混合气体,目的是刺激呼吸中枢
B.鹦鹉热嗜衣原体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即可清除该病原体
C.鹦鹉热常伴随腹泻症状,此时机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升高
D.鹦鹉热常伴随发热症状,机体升温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4 . 请分析回答下列人体稳态调节问题:
Ⅰ、肝在人体的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甲示意肝细胞在稳态调节中的部分功能。

(1图甲中物质B代表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过程②代表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过程⑥代表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由胰高血糖素促进的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肝细胞中合成的甘油三酯绝大部分以________形式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脂肪组织细胞中。
(4单纯性高脂血症者脂蛋白含量的异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人体过多食入脂类物质,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心血管疾病。
Ⅱ、人体的排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过程,图乙表示尿意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

(5当膀胱充盈时,人产生尿意。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用恰当文字和图乙中的符号,写出尿意产生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膀胱的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尿液流经尿道时,刺激尿道使膀胱的肌肉进一步收缩,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反馈调节。
Ⅲ、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上图丙示意人体内的某种稳态调节机制。
(7图丙中细胞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甲所示调节机制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激素等三类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_______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
(9图丙中的A器官某区域出现病理损伤后,表现出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可推测该器官受损后,引起_________缺乏。
2015-05-2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下图为 HIV 感染辅助性 T 淋巴细胞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 只侵染辅助性 T 淋巴细胞,是因为只有其表面有识别 HIV 的受体
B.HIV 仅将核糖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而其逆转录酶留在细胞外
C.HIV 利用宿主细胞的模板、原料和场所合成 DNA
D.HIV 逆转录形成的 DNA 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进入细胞核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几种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新冠疫苗已被成功研发出来,包括mRNA疫苗(a),腺病毒载体疫苗(b)和亚单位疫苗(c)。mRNA疫苗是将能表达新冠病毒抗原的mRNA导入细胞,产生抗原刺激免疫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抗原基因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导入细胞中表达抗原刺激免疫反应。亚单位疫苗是利用新冠病毒某蛋白的一部分制成的。多次接种同一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a>c>b≈自然感染,疫苗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能力:a>c>自然感染>b。a疫苗和b疫苗在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同时也能够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三种疫苗后,直接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均为蛋白质
B.分别接种三种疫苗后,机体均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a疫苗诱导抗体水平最高可能与其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能力最强有关
D.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2023-05-15更新 | 4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7 .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几种不同技术的新冠疫苗已被成功研发出来,包括mRNA疫苗(a),腺病毒载体疫苗(b)和亚单位疫苗(c)。mRNA疫苗是将能表达新冠病毒抗原的mRNA导入细胞,产生抗原刺激免疫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抗原基因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导入细胞中表达抗原刺激免疫反应。亚单位疫苗是利用新冠病毒某蛋白的一部分制成的。多次接种同一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a>c>b≈自然感染,疫苗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能力:a>c>自然感染>b。a疫苗和b疫苗在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同时也能够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三种疫苗后,直接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均为蛋白质
B.分别接种三种疫苗后,机体都会发生体液免疫但不会都引起细胞免疫
C.a疫苗诱导抗体水平最高可能与其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能力最强有关
D.三种疫苗均需多次接种,因为单次接种无法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023-03-21更新 | 3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浙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几种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新冠疫苗已被成功研发出来,包括mRNA疫苗(a),腺病毒载体疫苗(b)和亚单位疫苗(c)。mRNA疫苗是将能表达新冠病毒抗原的mRNA导入细胞,产生抗原刺激免疫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抗原基因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导入细胞中表达抗原刺激免疫反应。亚单位疫苗是利用新冠病毒某蛋白的一部分制成的。多次接种同一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a>c>b≈自然感染,疫苗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能力:a>c>自然感染>b。a疫苗和b疫苗在诱导辅助性T细胞活化的同时也能够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三种疫苗后,直接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均为蛋白质
B.分别接种三种疫苗后,机体均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a疫苗诱导抗体水平最高可能与其诱导辅肋性T细胞活化能力最强有关
D.a、b疫苗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涉及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9 .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使人患伤寒的胞内寄生病原体。人在初次感染立克次氏体后通常表现出剧烈头痛、周身痛、高热等严重的病理反应,再次感染立克次氏体后则病理反应相对温和,甚至表现为无症状。在两次感染过程中,再次感染不同于初次感染的特点是(       
A.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不参与免疫反应
B.B细胞的活化需要立克次氏体一种信号的刺激即可
C.记忆B细胞全部由原来的记忆B细胞增殖形成,记忆T细胞也如此
D.记忆T细胞能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速度更快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0 .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与四种普通感冒冠状病毒株(OC43、HKU1、229E、NL63,简称CCC)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同源性,很多人体内存在抗以上四种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记忆T细胞,推测可能基于交叉保护反应,这些人感染SARS-CoV-2后会表现为轻症或者无症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接触上述病原体后会发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B.感染病毒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首先激活B淋巴细胞,后激活T淋巴细胞
C.SARS-CoV-2和CCC可能含有部分同源碱基序列
D.感染后人体自然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降低病毒感染能力
2023-04-02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生物押题卷(一)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