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3 道试题
1 . 存在于海马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逆信息,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如下图。

   

(1)当NO含量较低时,NO通过途径______刺激突触前膜以_____方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该释放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2)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NO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结合图示作用机制分析,NO含量增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研究发现,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辅助性 T 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使机体_____(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2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杀死特定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
(1)CAR-T细胞通过____肿瘤细胞的抗原,从而清除肿瘤细胞。CAR-T疗法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B细胞成熟抗原(BCMA)选择性表达于包括MM肿瘤细胞在内的浆细胞表面,在人体主要器官的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科研人员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T细胞进行转化,构建新型针对BCMA的CAR-T细胞,对照组T细胞不做处理。选人骨髓瘤B细胞为靶细胞,进行CAR-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如表: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注:效靶比指的是T细胞与靶细胞的浓度比值)。

组别

效靶比

靶细胞凋亡率(%)

实验组

1:4

16.67

1:1

41.90

4:1

65.05

对照组

1:4

2.53

1:1

6.50

4:1

17.21

①根据以上结果,说明已经成功构建出靶向BCMA的CAR-T细胞,理由是____
②T细胞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的释放,让CAR-T细胞杀伤相同数量的靶细胞后检测IFN-γ的含量,若____,则进一步表明已经成功构建出相应的CAR-T细胞。
(3)CAR-T细胞无法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对实体瘤治疗效果不佳。实体瘤组织的核心区缺氧,某种厌氧型细菌可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研究人员对该细菌进行改造获得工程菌,用于提高CAR-T的靶向性。

   

①由图1可知,工程菌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并释放靶标分子,该分子可以____,将CAR-T细胞招募到肿瘤周围,使其发挥免疫功能。
②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叠加时显示为黄色荧光。科研人员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CAR-T细胞,再将其与肿瘤细胞、靶标分子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分布情况。结果显示____,说明靶标分子发挥功能。
③为进一步验证工程菌能否提高CAR-T的靶向性,研究人员向图2所示小鼠静脉注射CAR-T细胞,并在左侧肿瘤内单次注射工程菌。两周后发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左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请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解释____
2024-03-11更新 | 6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①~⑦代表细胞,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⑤均是T淋巴细胞,②是B淋巴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摄取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③和⑦的细胞膜上均含有抗原S蛋白的受体
D.乙肝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④能迅速产生数量更多的抗体
4 . 近期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40%,这可能与新冠病毒利用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进入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被细胞膜表面的 ACE2受体识别进入细胞
B.感染新冠导致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会与被感染的胰岛B细胞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D.“阳过”后短时间内不容易再次感染,与记忆 B 细胞增殖并分泌的抗体有关
2024-02-28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高三2月选考深研模拟卷生物试题
5 . 图示是人体内免疫过程示意图,A~G表示不同细胞,①~⑨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主要通过过程对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
B.若发生感染,HIV 进入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的细胞C
C.细胞 E 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开始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D.细胞 B 和细胞 C 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6 .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所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咽部干痒、疼痛以及声音嘶哑等。甲流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奥司他韦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下表为研究人员分析奥司他韦治疗成人甲流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因素

有效组人数及占比/%

无效组人数及占比/%

奥司他韦使用天数≤5d

43(84.3)

8(15.7)

奥司他韦使用天数>5d

40(76.9)

12(23.1)

发病至使用奥司他韦的时间<48h

11(91.7)

1(8.3)

发病至使用奥司他韦的时间>48h

72(79.1)

19(20.9)

A.奥司他韦的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止病毒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来实现的
B.甲流病毒侵入人体后,B淋巴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 T 细胞
C.由表可知,甲流发病48h以内使用奥司他韦且使用天数不超过5d效果最佳
D.由表可知,即使发病超过48 小时,服用奥司他韦依旧有效
7 .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在全球范围造成广泛的感染。为预防感染,鼻喷疫苗由于其操作方便、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公众倾向于选择的疫苗种类。研究者用两种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和BA.5) 感染鼻上皮细胞,结果发现二者在鼻上皮细胞的病毒含量关系为BA.5>BA.1。但利用二者分别感染健康小鼠后,BA.5引起的重症率低于BA.1引起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新冠病毒毒株侵染人体后均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鼻上皮细胞的结果可解释BA.5引起鼻咽部症状较强但重症率较低
C.相比BA.1变异株,BA.5变异株更适于制成疫苗进行预防
D.对免疫缺陷人群使用基于BA.5制成的鼻喷疫苗时需更加重视安全性
8 .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鼻腔和口腔中的黏膜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
B.细胞毒性 T 细胞能裂解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
C.机体清除侵入的甲型流感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D.机体中能够呈递甲型流感病毒的 B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成熟的
9 . 人类耳蜗中的听毛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与正常听力的维持关系密切。
听毛细胞数量有限,受药物、长时间噪音等因素影响会死亡。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位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其余部分位于外淋巴液中,当声音传到耳蜗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纤毛顶端的K通道开启,K内流,听毛细胞兴奋,并传递给听神经细胞,过程如图1所示。

(1)声波振动引起听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弯曲,使______,K通过______的方式由内淋巴液进入听毛细胞,发生的信号转换情况为______,产生的兴奋经传导进一步触发听毛细胞底部的______
(2)听毛细胞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蜗管内淋巴液维持高K状态的意义是______
(3)临床治疗发现,博来霉素、甲氨蝶呤氮芥等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耳蜗中毒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试分析耳蜗中毒导致机体出现该现象的机理是______。个别学会语言前就发生SNHL的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仍然出现了理解障碍(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能听懂语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患者的______未正常发育导致不能听懂语言。
(4)目前,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兴方法,可通过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杀灭肿瘤细胞,但对内淋巴囊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研究发现,这类患者癌细胞生活的微环境中存在高浓度乳酸,为研究乳酸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注:Treg细胞能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

结合上述信息,试分析免疫治疗对内淋巴囊肿廇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8更新 | 4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10 . 下图表示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病原体刺激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都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B.与B细胞相比,浆细胞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裂解,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