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3 道试题
1 . 移植异体心脏时,异体心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容易引起患者体内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如图)。

(1)在免疫系统中,树突状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B细胞是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免疫反应中C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
①T淋巴细胞 ②B淋巴细胞 ③抗原呈递细胞④细胞毒性T细胞⑤辅助性T细胞
(2)关于图6免疫排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引发免疫排斥的主要信息来自树突状细胞上的MHC
B.树突状细胞上被识别的MHC和心肌细胞上的不同
C.树突状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D.刺激A细胞的信号会逐渐消失,免疫系统重归稳态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才能激活免疫排斥,且树突状细胞中Dectin-1基因过量表达能抑制MHC的表达。为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研究人员利用Dectin-1基因(甲)和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噬菌体载体(乙)构建重组DNA(如图)。各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I(-G↓AATTC-)和Sau3AI(-↓GATC-)。

(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提高重组率,最适合的酶切组合是(          
A.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4)在制备受体细胞时,最为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提取小鼠骨髓中的细胞②提取小鼠心脏中的细胞③原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       ④ 原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⑤传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⑥ 传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
(5)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受体细胞发生了(       
A.分裂B.分化C.生长D.凋亡

(6)分别对含重组DNA、未导入DNA分子的两种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表示检测物表达,“-”表示检测物不表达,表中①、②、③处的检测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

检测物

细胞A

细胞B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绿色荧光蛋白

+

+

+



MHC






(7)除了含重组DNA的树突状细胞、未导入DNA分子的树突状细胞两组实验外,还应设置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利用遗传修饰过的细胞作为治疗用剂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可控性分泌的治疗蛋白,大大推动了基于细胞的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下图为该细胞治疗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X代表可检性治疗蛋白。
(若X代表胰岛素,回答(2)和(3)小题;若X代表细胞因子,如颗粒酶,回答(4)和(5)小题:若X代表乙酰胆碱受体。回答(6)~(8)小题)

   

(1)可控性分泌蛋白的释放需经过内膜系统,图中属于内膜系统的是_________。(编号选填)
(2)胰岛素经可控性释放后,机体内会加速的代谢活动包括________。
A.葡萄糖氧化分解B.肝糖原分解
C.转化合成脂肪D.肌糖原合成

(3)当机体内血糖水平下降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随后机体血糖水平回到正常值,这体现了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正反馈调节②分级调节③负反馈调节
(4)由遗传修饰过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杀灭肿瘤抗原。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免疫缺陷②特异性免疫
③自身免疫④非特异性免疫
(5)众多肿瘤细胞可通过MHC将抗原展示于细胞表面,MHC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能特异性识别MHC肿瘤抗原复合物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_。
A.巨噬细胞B.B淋巴细胞
C.树突状细胞D.T淋巴细胞

(6)乙酰胆碱受体实质是由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调控的Na+通道。已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细胞结合处该受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肌肉收缩功能丧失。据此判断接受乙酰胆碱受体注射的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接受刺激后表现为__________。(多选)
A.产生动作电位B.Na+通道开放障碍
C.静息电位难以恢复D.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转换

(7)已知神经-肌肉细胞结合处类似于神经-神经细胞结合处,该结合处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
(8)当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经上述细胞治疗后,病情缓解,若检测治疗效果(如图所示)。可见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刺激e处,a处收缩②刺激b处,d处出现动作电位③反射弧组成改变④联络神经元功能改善
(9)该团队的研究聚焦于X蛋白的可控性释放,而不是该蛋白合成(转录或翻译)的控制,主要是考虑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的响应速度快
②转录和/或翻译过程无法控制
③X蛋白只有外分泌才能发挥功能
(10)该研究团队使用从植物(而不是从动物或人体)体内提取的小分子,以特异性触发X蛋白的释放,试解释这种设计主要是考虑____________
3 . 小颅畸形症(MCPH)是一种以头围减小并伴有不同程度智力衰退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一对表型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病儿子。为了解该病的遗传方式,该家庭成员进行了MCPH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1)据图1判断,MCPH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显性遗传
D.伴X隐性遗传

(2)女儿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____
(3)除遗传因素外,孕前病毒(如寨卡病毒)感染也会造成新生儿小颅畸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母体体液中有识别并吞噬寨卡病毒的巨噬细胞
B.经病毒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全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母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引起寨卡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凋亡
D.寨卡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其神经系统发育缺陷,造成自身免疫病

(4)从预防小颅畸形症的角度分析,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编号选填)
①禁止近亲结婚   ②产前诊断   ③婚前体检   ④环境控制
大脑容量大小和认知能力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发育时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否正常进行。研究发现,大脑中MCPH1基因和CENPJ基因在中心体形成及染色质凝缩中发挥重要作用。
(5)正常MCPH1蛋白由835个氨基酸组成,患者体内的MCPH1基因则编码了588个氨基酸。据此推测患者体内MCPH1基因可能发生了____。(编号选填)
①碱基替换   ②碱基缺失   ③碱基插入
(6)小颅畸形症的另一个独特特征是染色质提前凝缩。在正常的细胞分裂中,染色质凝缩及染色体去凝缩发生的时期分别为____。
A.G2     后期B.前期     后期
C.前期     末期D.G2     末期

科学家通过测序分别比较了4个灵长类代表物种大脑内CENPJ基因中启动子区域CpG序列甲基化模式的差异。结果如图2所示:

(7)对灵长类物种大脑前额叶的基因测序,为研究大脑的进化提供了____。
A.分子生物学证据B.细胞生物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D.比较解剖学证据

(8)结合题干及图2信息,解释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拥有比非人灵长类巨大的大脑容量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原因____
4 . 光动力疗法(PDT)对肿瘤的免疫疗效受到肿瘤浸润的 T 细胞(CTLs)功能和状态的影响。我国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金属蛋白酶(MMP-2)响应的促渗透纳米粒,其包载 MMP-2酶敏促渗肽iRGD和胆固醇酯化酶抑制剂阿伐麦布。在肿瘤高表达的MMP-2作用下,促渗肽iRGD从纳米粒中响应释放,促进阿伐麦布在瘤内的深部渗透;阿伐麦布被释放后可以同时抑制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恢复T 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处于有效的免疫监视,协同 PDT 激活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机体内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而来
B.促渗透纳米粒可以进入肿瘤内利用携带的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C.肿瘤细胞的胆固醇代谢旺盛会使CD8+T细胞降低免疫杀伤功能
D.PDT激活的免疫应答是全面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5 .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CAR-T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癌症治疗新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将嵌合抗原受体(CAR)表达于 T 细胞表面,获得的 CAR-T 细胞回注患者体内,使患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增强。
1.下列关于癌细胞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可能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
B.癌细胞中的丙酮酸都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
C.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细胞呼吸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癌细胞中的丙酮酸可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被[H]还原为乳酸
2.下列关于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R-T细胞上的CAR 中有癌细胞抗原
B.CAR-T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并杀伤各类癌细胞
C.CAR-T细胞需在体外进行增殖后再注射
D.CAR-T细胞免疫疗法中 CAR可直接杀死癌细胞
2023-12-10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动物内环境稳态与调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6 . 免疫系统在胚胎期尚未成熟,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模型动物探究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原理,其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代A系鼠不排斥C系鼠是因为二者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B.子代A系鼠的子代也对C系鼠的组织不发生免疫排斥
C.将子代A系鼠的皮肤移植给C系鼠,也不发生排斥
D.子代A系鼠对B系鼠排斥主要依赖免疫防御功能
2023-12-07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
7 . 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柯萨奇B型病毒的患者会诱发糖尿病,柯萨奇病毒能使机体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诱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C.柯萨奇B型病毒的表面可能具有与胰岛B细胞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
D.柯萨奇B型病毒在胰岛B细胞内增殖,导致其裂解而不能合成胰岛素,从而诱发糖尿病
8 . 当异体组织器官被移植到体内某些特定部位(如眼、睾丸、脑)后不被排斥而可长期存活,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该区域免疫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其能启动细胞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中免疫赦免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可能是“免疫赦免”产生的原因
B.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
C.器官移植需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D.“免疫赦免”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 . 病毒X是一种双链DNA病毒,能专一性侵染人类神经细胞。下图表示机体感染病毒X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X只能专一性侵染人类神经细胞,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根据题图信息可知,病毒X侵染机体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免疫在清除病毒X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该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3)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体液免疫的角度分析,其机理是__________
10 . 生物的生命活动遵循一定的生物学规律来进行,以下关于“生物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都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B.激素、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记忆细胞出现在抗原刺激后,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的两种生物能量传递效率只能介于10%~20%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