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胃液的分泌调节,可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图1为哺乳动物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图2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_______________。胃液中的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道防线。健康的机体离不开免疫调节,其结构与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②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信号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2为_________,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作用。有些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现“白肺”症状,原因是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__________(填序号)对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
(3)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情绪平稳,不要恐慌。科学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还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 器官移植时,因T细胞的作用导致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导致失败。某医疗团队为探究新研制的药物X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的效果,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体重相近的健康小鼠20只,并随机等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甲组采用一定量的药物X灌胃,乙组采用__________灌胃,并检测T细胞的数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由骨髓中的__________细胞在__________部位增殖分化形成,受到病原体刺激后,会进一步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从而发挥免疫应答作用。
(2)该实验选取20只小鼠,而不是2只小鼠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_
(3)乙组灌胃的物质是__________。请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①_____;②_______
2024-02-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生物试题
3 .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__。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的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当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时,突触后膜膜外侧电位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_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____________能力。
(4)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以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Ca2+内流,之后引发_____________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2024-02-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图1为在疫苗接种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为疫苗接种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a与d时间所接种的为______(填“同种”或“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是由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浆细胞产生的。c时间段抗体甲的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因为______
(2)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曾报道,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对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
   
①科研人员给小鼠A注射抗原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要得到预期的结论,对实验中抗原的要求是______
②对接受脂肪组织移植的实验鼠B的要求是______
5 .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机体患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我国研制的九价HPV疫苗能预防9种高危型HPV引发的宫颈癌,对年龄为16-26岁的人群效果最佳,半年内完成3剂接种后,能大大增强对宫颈癌的预防作用。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HPV感染者因免疫系统的_______功能下降,宫颈癌发病风险增大。
(2)图1中细胞②是_______,合成并分泌物质A是_______。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3)当再次注射HPV疫苗时,疫苗能直接刺激图1中的细胞_____(填数字序号),增殖分化成_____细胞:图2为________免疫的部分过程。
(4)若图中所示的HPV疫苗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抗体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病。
6 . HCV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下图示HCV生活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HCV识别肝细胞表面的_______受体,通过_______作用入侵或感染宿主细胞。
(2)人体被HCV感染后,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HCV在内环境中散播,该过程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道防线。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识别HCV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_______细胞与B细胞结合,为其提供第二信号和细胞因子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者产生_______发挥免疫效应。
(3)当HCV感染逬入慢性期后,尽早检测确诊是防治的关键。受检者体内的_______(答两种)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4)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肝脏是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其与肝脏表面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为研究TIGIT阻断后对小鼠肝脏免疫耐受的影响,研究人员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结果如图。

   
实验结果显示,第3组小鼠ALT的含量稍高于野生型小鼠,但低于第4组小鼠,说明该组小鼠处于_______状态。实验组小鼠中,肝脏受损最严重的是第_______组小鼠。
7 .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艾滋病疫苗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身上试验失败。下图是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代表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___细胞,而不攻击人体的其他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
(2)在感染初期,侵入人体的HIV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_____细胞。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这是因为HIV_____
(3)图中物质A是____
(4)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过程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等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注射1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注射______1mL;
②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______
③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______
2023-07-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目前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是如何使人体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或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研究发现,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可通过过量表达PD-LI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基于此,科学家研发出PD-1抑制剂类药物,该药物是一种抗体,该抗体能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从而使T细胞能有效对付癌细胞,原理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在该过程中癌细胞的清除是通过_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完成的。
(2)临床实验证明,使用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方法在免疫学应用中属于___________。为应用于临床,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__
(3)利用免疫疗法治疗疾病,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以采用___________疗法,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采用____________疗法。
(4)免疫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例如风湿性心脏病、艾滋病,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DC细胞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树突状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其在人体的免疫过程中起着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作用。下图表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可以吞噬细菌,这依赖于细胞膜____的结构特点;DC细胞和T细胞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____的功能。
(2)DC细胞是由____增殖分化而来的,参与了人体免疫的第____道“防线”,与抗原的结合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
(3)“抗HBV-DC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细胞(如DC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有效防止肝癌发展和复发的一种方法。请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角度出发,对上述过程进行解释:____
2023-12-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10 . 下图1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图中的1、2、3、4代表细胞,a、b、c代表物质。图2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IgG、IgM)的变化情况。
      
(1)勤洗手、戴口罩可以阻挡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机体,相当于变相增强了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的功能。若这是病毒第一次进入机体,图1中1、3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__,物质b在图示 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
(2)高三学生在考试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而不是抗体检测,原因主要是_____
(3)美国新型毒株XBB1.5已经传入我国,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有效途径,疫苗的临床试验采取双盲试验法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体方法是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 组,对照组接种_____,实验组接种_____
2023-07-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