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2019年底以来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由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RNA组成,从结构上来看,RNA病毒与DNA病毒相比变异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人体内的_______能识别被新型冠状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其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后会与__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_结合,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3)从细胞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________
(4)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使肾上腺素等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发热后病人饮水较多,血浆渗透压降低,会直接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5)我国医学工作者正在积极研制疫苗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
2 . 2020年3月份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多个国家,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面对疫情,专家提醒:“比起焦虑和恐慌,我们更需要的是尽量放松、保持心情愉悦,同时,疫苗仍然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免疫学上,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
(2)当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引起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____________的功能,最终使机体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3)焦虑或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从而更易感染病毒而患病,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冠状病毒爆发的同时北半球正处于流感季节。研究发现,BY型流感病毒衣壳蛋白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该颗粒不含病毒核酸,可作为预防BY的疫苗。VLP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引发细胞免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请回答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问题:
(1)免疫系统由________、免疫活性物质和免疫细胞组成。免疫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可参与人体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但其在第二道防线中的作用主要是吞噬并消灭病原体,在第三道防线中的作用主要是对病原体进行______________
(2)第三道防线是指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________免疫。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大多数需要____________两种物质的刺激。
(3)抗体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有限。当机体内抗体浓度达到峰值后,若无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动物体内相应抗体浓度会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________数量减少和衰老有关,也与________有关。
2020-03-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4 . 缺乏腺苷酸脱氨酶( ada )基因的人体,不能够抵抗任何微生物的感染,只能生活在无菌环境。科学家对患者的基因治疗过程如图,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

(1)若病毒 a 侵染人体细胞,引起人体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是 _______
(2)从分子水平上来看,病毒 b 与病毒 a 的根本变化在于________
(3)为保障治疗的安全性,科学家已将病毒 a 基因组 RNA 上编码病毒球壳的蛋白基因一律删除掉(基因编辑),以降低病毒的潜在风险。这种潜在的风险是指________
(4)如图治疗过程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 T 淋巴细胞进行改造和修饰,然后再重新注入人体,会不会造成人类基因污染? ______
2020-03-3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19-2020学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_____]。
(2)A的名称是________   
(3)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细胞。
(5)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6)⑦细胞的功能是产生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第一次感染,②第二次感染)(      )   
6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症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相关研究揭示,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 细胞的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药物X能抑制上述结合过程,从而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如图表示该种药物作用后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是细胞中_______发生突变的结果,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
(2)由图可知,T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_________相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U蛋白能与T细胞表面的PD— 1结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结合图示分析药物X可能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从而恢复T细胞的抗癌反应。
2019-07-1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它字母表示细胞或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n代表的场所是________,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②表示_______过程。
(2)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第二次注射X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4)人体内往往存在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如果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就会引起________病。研究发现结肠炎患者会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从分子水平上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导致结肠炎的是病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这些物质与_______________
8 . 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_________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__________细胞群。
(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_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__死亡。
(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__传送与__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_________
2019-06-10更新 | 521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652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高三二测6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研究表明,机体性腺的内分泌机能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如图所示,①②③代表激素,Ⅰ、Ⅱ代表作用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③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___调节;图中③几乎可作用于体内的一切组织细胞,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能促进雌性动物卵细胞的形成和排卵。但在生产实践中,为促进雌性动物多排卵,通常使用的并不是雌激素,结合上图分析可能的原因:大量使用雌激素会使过程Ⅰ、Ⅱ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通过影响激素②______________(填名称)的分泌量,从而导致性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和体液联系,为了证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激素②的方式是体液调节而不是神经调节,可利用小白鼠做实验,实验组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小白鼠血液中激素②的含量,发现其含量没有减少。
(4)若该腺体发生癌变,致癌病毒的某种蛋白质处理后作为______(填“抗原”或“抗体”)注入癌症早期患者体内,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从而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达到治疗效果。
2019-05-2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A部)预测卷(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