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表示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后,体内免疫细胞的反应过程,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④细胞上能够特异性识别结合①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该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可以刺激⑤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填数字和名称)。
(2)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入侵已经接种甲流疫苗的人体时,接种者由于体内己产生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而具有免疫力。
(4)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烧现象。发烧是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加速散热,这时会觉得身体发冷,请分析原因(以概念图或图解的形式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提示: 可以从病毒和机体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
2 . 某种抗原与人体皮肤再次接触后,可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相关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肽(NP)既能干扰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作用,又能促进组织胺的合成。请回答。
(1) NP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____结合,干扰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进而引发T淋巴细胞分泌的____减少,导致机体的____免疫能力降低。
(2)过敏反应____(答“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人体内NP含量的增加对过敏症状有 ___(答“加重”或“减缓”)的作用。
2017-06-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登革热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主要的免疫反应如图所示:


(1)登革热病毒入侵后,部分B细胞活化为相应的浆细胞产生特定抗体。B细胞活化为浆细胞,一般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病毒刺激而产生的M抗体对患者的康复是否有利?试结合上图进行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者初次感染时,14天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G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就检测到G抗体。请简要解释再次感染时G抗体迅速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显示登革热患者康复主要依靠___________免疫。
4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昏、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______________免疫功能降低。 
(2)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______________,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的膜内电位为______________
2017-03-03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博拉病毒在非洲肆虐,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致死率高达90%,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人体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下图是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后启动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呕吐时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__________组成。
(2)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知此变化后,促使________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_道防线。
(4)图中E的名称是__________。与A细胞相比,B细胞内显著增多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某男子感染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埃博拉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易发生___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组成.首次接触抗原时,图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___
(2)某人接种乙肝疫苗,机体产生了抗体和相应的________。此后当外界乙肝病毒侵入机体,机体就会启动二次免疫,此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请将此过程在图中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动物的褪黑素有抗肿瘤作用,原理之一就是增强免疫系统的______(在“防卫、监控、清除”中选择)功能。
7 . 下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物质A是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物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
(3)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电位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a-银环蛇毒换成花粉,那么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时会引起哮喘等,这属于免疫失调疾病中的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东深圳明珠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4-15高三上·广东·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些机体可对环境中的花粉发生过敏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胺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下图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细胞受到该种花粉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x细胞称为______。x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肥大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后,机体进入致敏状态。
(2)当同种花粉再次侵入机体,可与肥大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3)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_____________,血浆蛋白渗出,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等症状。
(4)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A.与抗体结合,阻断抗原抗体反应
B.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
C.与组织胺竞争受体结合位点
D.杀菌消炎,使过敏原失去活性

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016-12-12更新 | 10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广东厦门高三上期质量检测生物卷
9 .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常在社区、学校等处集中爆发,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全身酸痛等。
(1)人感染病毒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的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和__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皮肤内____________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2)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 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呕吐引起的无法进食会导致血糖降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___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增强,此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
(4)诺如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_____细胞能引起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填“凋亡”或“坏死”)。
2016-11-2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佛山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
9-10高一下·黑龙江鹤岗·期末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当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生成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如上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表示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35次组卷 | 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理科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