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4-15高三上·广东·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些机体可对环境中的花粉发生过敏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胺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皮肤红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下图表示其中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细胞受到该种花粉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x细胞称为______。x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肥大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后,机体进入致敏状态。
(2)当同种花粉再次侵入机体,可与肥大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3)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_____________,血浆蛋白渗出,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等症状。
(4)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A.与抗体结合,阻断抗原抗体反应
B.稳定肥大细胞,阻止其释放组织胺
C.与组织胺竞争受体结合位点
D.杀菌消炎,使过敏原失去活性

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016-12-12更新 | 10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广东厦门高三上期质量检测生物卷
11-12高三·辽宁盘锦·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a能被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B.图中所示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细胞②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
D.细胞①只参与特异性免疫
2016-11-26更新 | 12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生物试卷
3 .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常在社区、学校等处集中爆发,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全身酸痛等。
(1)人感染病毒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的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和__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皮肤内____________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2)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 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呕吐引起的无法进食会导致血糖降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___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增强,此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
(4)诺如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_____细胞能引起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填“凋亡”或“坏死”)。
2016-11-2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佛山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
4 . 人体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会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请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_____,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B细胞受到H7N9病毒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___细胞,产生抗体。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_______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上述两个过程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效应T细胞能释放一种插入到靶细胞膜上的成孔蛋白(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相关机理如下图,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穿孔素参与调节的方式属于体液免疫
B.效应T细胞通过协助扩散释放穿孔素
C.穿孔素能够直接进入靶细胞消灭病毒
D.穿孔素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渗透压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育、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_____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_____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_____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_____。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_____→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_____,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的膜内电位为_____。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体表散热增多,皮肤内_____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_____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
10-11高三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
7 .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2016-11-26更新 | 19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广州东莞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
8 . 埃博拉病毒( EBOV)是一种只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该病毒由RNA和衣壳蛋白质等组成,呈长丝状;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临床研究表明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衣壳蛋白质体现了抗原性,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
B.由于埃博拉病毒为烈性病毒,故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血清中缺乏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C.埃博拉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将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病毒核酸检测可运用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9 .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图10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__;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是:______,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016-11-26更新 | 236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福建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