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1 . 下图表示抗原进入人体后相关细胞发生的变化,图中甲、乙、丙表示细胞或物质,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与图示信息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
B.抗原侵入机体后均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然后通过①或②或④发挥免疫效应
C.②③均可发生有丝分裂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④过程可存在淋巴因子的作用
D.痊愈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血液中的甲.乙,可对其他新冠病毒感染者起免疫作用
2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突触小体可以和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C.冬天,由于产热增多,机体会通过调节增加散热,以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一体液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020-11-25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免疫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染新冠病毒之前,人体血浆中通常不存在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B.人体巨噬细胞表面有识别新冠病毒表面MHC分子的受体
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直接对抗并消灭新冠病毒
D.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后才能诱发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020-11-25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1月)
4 . 具有原始生命形态和特征的微小病毒,常常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下列有关病毒结构及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可逆转录形成DNA,则其遗传物是DNA
B.引发西非疫情的埃博拉病毒可用特殊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
C.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最终会丧失大部分的特异性免疫
D.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表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2020-11-2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5 . 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抗原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④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6 . 依据动物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内容物作出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为消化酶,则该细胞的分泌物都进入内环境
B.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没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C.若为细胞因子,则该细胞一定是辅助性T细胞
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表面有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2020-11-1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淋巴细胞分为若干亚群,其中常见的有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具有杀伤靶细胞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某科研组做了用HIV病毒感染上述两类T细胞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HIV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将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机率增大
B.Tc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Tc细胞自身凋亡的缘故
C.Th细胞易受HIV的攻击,将影响患者的体液免疫能力
D.正常机体接种疫苗后,Tc细胞的形成与Th细胞无关系
8 . 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基因重组到载体上,直接或经包装注入动物体内,被宿主细胞摄取后转录和翻译表达出相应抗原。此抗原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特异性免疫应答,尤其是能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应抗原的表达过程必须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B.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只分布在血浆中
C.接种DNA疫苗后,特异性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D.DNA疫苗的研制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基因
2020-11-17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学分认定考试生物试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9 . 半枝莲多糖对小鼠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小鼠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与肿瘤直接接触,通过排粒作用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使靶细胞裂解而死亡,这种细胞死亡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半枝莲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来实现的,请利用下列信息设计实验,探究一定浓度的半枝莲多糖溶液对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荷瘤小鼠20只
给药手段:腹腔注射
检测手段: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含量
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分析________(所需其他实验试剂自选)。
2020-1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学科网大联考(新课标I卷)生物试题
10 . 为了研究机体对脂肪合成的调控,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正常小鼠能够产生某种物质 X 抑制脂肪的合成,从而保持体型的正常。科学家在实验室 中发现了两种不同品系的肥胖小鼠(分别记为 A小鼠和 B小鼠),一种小鼠无法正常产生该物质X,另一种小鼠体内无与该物质X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因此都会导致脂肪合成过多。 为了研究这两种小鼠的肥胖机理,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组 1:通过手术,把 A小鼠与正常小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并使其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实验1所示)。 一段时间之后,A 小鼠体型明显减小,正常小鼠体型不变。
实验组 2:通过手术,把 B小鼠与正常小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并使其血液循环联通(如下图实验2所示)。 一段时间之后,B 小鼠体型不变,正常小鼠体型明显减小且部分个体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选用的 A 小鼠、B 小鼠和正常小鼠的细胞表面抗原需相同,其目的是避免因_____(填免疫应答的类型),导致异体排斥而引起的死亡。
(2)以上实验还需增设一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该对照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1和实验2推测A小鼠肥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糖浓度持续降低会使体内脂肪含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冷刺激能使脂肪代谢加快,其原因有甲状腺激素增加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物质 X 属于动物激素,且遵循负反馈调节机制,请你画出实验组 1 和实验组2中 A、B 小鼠体内物质 X 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16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