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从开花至籽粒成熟,小麦叶片逐渐变黄。与野生型相比,某突变体叶片变黄的速度慢,籽粒淀粉含量低。研究发现,该突变体内细胞分裂素合成异常,进而影响了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而呼吸代谢不受影响。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开花14天后植株的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如表所示,其中Lov为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KT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已知蔗糖转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单糖。
检测指标植株14天21天28天
胞间CO2浓度(μmolCO2mol-1野生型140151270
突变体110140205
气孔导度(molH2Om-2s-1野生型1259541
突变体14011278

(1)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生成可供暗反应利用的物质有______。结合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开花后突变体叶片变黄的速度慢的原因是______
(2)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低光照强度。据表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开花14天后突变体的光饱和点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
(3)已知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到植株各处。据图分析,突变体籽粒淀粉含量低的原因是______
昨日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山东卷生物
2 . 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MSMS+脱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
培养时间WTOXWTOXWTOXWTOX
24小时0800360000
36小时3190572331818
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
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
昨日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山东卷生物
3 . 成熟的柿果实营养丰富,形色美观且有“事事(柿柿)如意”的美好寓意,深受人们喜爱。柿果成熟过程中乙烯起着关键的作用,乙烯在细胞内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能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B.用14C标记甲硫氨酸可追踪研究乙烯的合成过程
C.果实经ACC氧化酶抑制剂处理后可延长贮藏时间
D.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质上也是植物基因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4 . 为探讨乙烯与赤霉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用乙烯和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结果如图1。已知D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途径,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分析D蛋白缺失突变体对乙烯的反应,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霉素处理不能缓解乙烯对根的抑制
B.乙烯可能通过抑制D蛋白的合成抑制赤霉素途径
C.野生型比D蛋白缺失突变体更能抵抗乙烯的作用
D.乙烯不完全依赖D蛋白调控主根的生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研人员为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菜豆植株涝渍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进行了盆栽实验,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常浇水(CK)、涝渍胁迫(T1)、0.1μmol/L的 EBR +正常浇水(T2)、0.1μmol /L的EBR+涝渍胁迫(T3),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正常植株喷洒0.1μmol/L的EBR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B.喷洒0.1μmol/L的EBR能缓解涝渍胁迫引起的Pn下降
C.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D.实验结果不能表明EBR对Pn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6 .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PIN蛋白和ABC19蛋白等转运蛋白。PIN蛋白是最主要的生长素外排蛋白;ABC19蛋白是一类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转运蛋白,也可以转运油菜素内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通过ABC19蛋白的运输均属于主动运输
B.ABC19蛋白缺失会使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种子休眠得以解除
C.在胚芽鞘细胞中,PIN蛋白主要分布在形态学下端一侧的细胞膜上
D.PIN蛋白突变体植株通常表现出向光性、向重力性受损等现象
7 . 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赤霉素(GA3)分别对某植物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待种子萌发后对苗长和根长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都是幼嫩的芽、叶和种子,根部几乎不合成
B.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需要设置3个以上的重复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C.在本实验中GA3对幼苗苗长和根长的促进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
D.实验不能说明NAA对根长的调控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8 . 种子成熟和萌发与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平衡有关。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与ABA调节相关的多种转录因子诱导ABA合成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GA合成基因的表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环境信号(冷和光等)通过将平衡转向促进GA合成、抑制ABA合成来打破种子休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A和ABA在种子萌发这一生理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B.流水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是提高了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
C.接受光信号刺激的光敏色素只分布于植物的地上部分
D.人为控制环境条件能够调控基因表达过程,改变激素的相对含量
2024-06-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9 . 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不同
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红光可以为莴苣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024-06-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一)生物试题
10 . 为探究干旱发生时植物之间是否会交流信息,研究人员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其中1~6号的根部不联系,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对照组是用水浇灌6号植株。15min后,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受干旱胁迫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差异不大
B.15min后,7~11号气孔开放度下降是干旱胁迫所致
C.干旱胁迫会导致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
D.可通过检测6~11号根部附近溶液的物质来确定交流信息的物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