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过程,果实的色泽、硬度和乙烯的释放是判断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指标。科研人员以刚采摘的樱桃番茄(未成熟)为材料研究外源脱落酸(ABA)、NDGA(ABA合成抑制剂)对樱桃番茄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1)樱桃番茄坐果和早期生长发育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分裂活跃,此时,主要由生长素和____两种激素协调促进细胞分裂,后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生长素可由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已知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也能提高坐果率。为了探究赤霉素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重性,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若____,则可以初步确定赤霉素对番茄坐果率的影响不具有两重性。
(3)根据果实成熟前期是否有乙烯跃变(突然增大)和呼吸跃变的出现,把果实分为跃变型果实和非跃变型果实。据图1分析,樱桃番茄属于____果实;由此推测,干旱条件下樱桃番茄的采摘期会提前,原因是____
(4)番茄变红是番茄红素积累的结果。ABA能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提升番茄品相。据图2推测,ABA促进番茄挂红的机制为ABA____PDS酶活性,____番茄红素环化酶的催化。
(5)为进一步研究脱落酸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机制,科学家用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实验,不同条件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地下部分的脯氨酸含量,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脯氨酸是植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该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和轻度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处理组之间脯氨酸含量____:重度干旱条件下,脱落酸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机制是____
2024-05-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南京二十九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1)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莴苣种子细胞内的___________可感知不同的信号刺激,且据图甲、乙分析可知,___________光可激活该物质,进而促进种子萌发。
(2)据图可知,红光照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莴苣种子萌发率逐渐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红光处理莴苣种子,比外施赤霉素的种子萌发响应时间___________
(3)外施脱落酸,会使莴苣种子萌发率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探究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可在光照条件下,设置___________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处理未萌发的种子。
(4)红光促进种子萌发的机制有一种假说是红光能提高种子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研究小组将某赤霉素不敏感型植株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红光照射、乙组黑暗处理、丙组黑暗处理并施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则能证明该假说正确。
2024-04-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植物生长发育与光信号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中,高低作物间作模式会导致“荫蔽胁迫”,低位作物主要通过光敏色素B(phyB,色素-蛋白质复合体)感知该环境中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的降低,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降低了作物产量和品质。下图为光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的反应机制部分示意图,其中phyB存在非活化(Pr)和活化(Pfr)两种形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PIF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作用的蛋白质、ROT3、BZR1和ARF6均为基因
(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_____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正常光照环境下,R/FR较高,phyB主要以活化形式存在,其可进入细胞核,通过_____(填“促进”或“抑制”)PIFs与基因BZR1、ARF6结合,以调控其______,调节幼苗下胚轴的伸长。
(3)荫蔽胁迫下,phyB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由此_____(填“减弱”或“增强”)对PIFs的抑制作用,导致幼苗下胚轴过度伸长。已知“荫蔽胁迫”导致了萌发后生长阶段的下胚轴、叶柄及茎秆的过度伸长,这有利于植物_____,以适应“荫蔽胁迫”环境。据此分析,高低作物间作模式下低位作物产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图中四种激素在调控下胚轴伸长方面表现为_____作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有激素调节,还有__________
2024-03-0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4 .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12345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00.100.200.300.40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1620385142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为___________,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BR可以_________(选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________,会与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____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024-02-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及其他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_______
(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________
(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_____,在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_____
(4)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植物水平放置,如果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_______,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____
(6)“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____,主要作用是 ______
(7)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 ____溶液处理,可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获得更多造纸原料。
2024-02-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Ⅰ.油菜素甾醇(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固醇类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低浓度 BR 能诱导侧根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 BR 和生长素对于侧根的形成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某团队用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中分布最广且活性最高的 BR)做了如下实验:
(1)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____组。
第二步:配置含 0nmol・L-1、 1nmol・L-1、5nmol·L-1、20nmol・L-1 及 50nmol・L-1 的 IAA 琼脂培养基各 2份,其中一份中均加入 1nmol・L-1BL,另一份中均不加;
第三步;将拟南芥幼苗放入上述各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8 天后,统计各组拟南芥幼苗的每厘米初生根上侧根的数目并计算百分比(100%,水平虚线),得到图 1 所示的实验结果。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
(3)图中 AB 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4)分析图 1 可以确定,与 1nmol・L-1BL 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协同作用的 IAA 浓度有____(填字母)
A.5.1nmol・L-1B.5 nmol・L-1
C.20 nmol・L-1D.50 nmol・L-1

Ⅱ.乙烯调节植物种子的萌发、衰老等生理过程。
(5)现将拟南芥野生型和 eto 1 突变体分别置于 22 ℃和 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 2。

据图 2 判断,eto 1 突变体的乙烯合成能力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6)已知拟南芥在 0 ℃以上的低温下能生长存活。为探究乙烯对植物抗冻能力的影响,将拟南芥 22 ℃培养两周后,以 0 ℃为起点,用每 1 h 降低 1 ℃的梯度降温法,降温至-5 ℃后持续 0.5h,取出置于 22 ℃培养 3 天后统计。采用梯度降温法的目的是____。存活率的统计结果是:生长于正常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的存活率为 55%,添加 10 μM 浓度的ACC(乙烯前体物质)培养基上野生型拟南芥存活率为18%,这说明____。据此实验,判断 eto 1 突变体抗冻能力____野生型拟南芥。
2023-12-04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学情调研考试(期中)生物(选修)试题
7 .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此可见,更能适应干旱的环境的是___(填“野生型”、“突变体”)植株。
(3)为进一步研究脱落酸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机制,科学家用突变体幼苗进行实验,不同条件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地下部分的脯氨酸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脯氨酸是植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和轻度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处理组的脯氨酸含量_____:重度干旱条件下,脱落酸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ABA对气孔开闭也有一定作用。据图3分析,干旱时ABA快速合成并运输到叶片,与保卫细胞中的受体结合,使______________的Ca2+进入细胞质基质,Ca2+浓度升高,通过同时______________K+外流和______________K+内流,使气孔维持关闭状态。
2023-11-24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如图表示三种植物激素及2,4-D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是______
(2)激素①和___协调促进细胞的分裂,具体作用为前者主要促进___的分裂,后者主要促进___的分裂。
(3)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一现象可能与图中___(填序号)高温易分解有关。
(4)图中①和2,4-D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功能,但是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选择2-4-D,原因是与①相比,2-4-D具有___(至少写两点)的优点。
(5)植物体一些新生的嫩叶经常会遇到被其他叶片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生长素含量减少,一个叶片左、右两部分的叶肉细胞输出的生长素会分别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生长状态发生的变化是向___生长,其原因是___,这一过程能否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___
   
2023-11-1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新丰中学等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9 . 油菜素内酯(BR)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还在植物抵抗环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人工合成的 BR 类似物。由于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和使用含铜量较高的农药、饲料、化肥等使得铜离子在农田中积累,造成土壤铜污染。为探究EBR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正式实验之前,需要进行____确定正式实验过程中铜离子处理浓度和施加的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浓度。
(2)根据图1结果分析,对照组1和2的处理分别是________(用序号回答),其它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
①无铜离子胁迫
②铜离子胁迫处理
③无2,4-表油菜素内酯(EBR)作用
④有2,4-表油菜素内酯(EBR)作用
(3)图 1结果说明____
(4)根据“自由基学说”,在高浓度铜离子胁迫下,葡萄幼苗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其会攻击生物膜的基本骨架____,导致膜系统破坏;同时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____,并由此引发代谢紊乱。油菜素内脂可能会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5)图2结果显示,铜离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EBR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葡萄幼苗体内脱落酸含量,说明激素的产生受____因素的影响,植物体内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有____(至少答出两点)。在缓解铜离子胁迫对葡萄幼苗影响的过程中,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是由环境因素调节、________共同完成的。
10 . 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 (Pr) 和活化态 (Pfr) 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 “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化学本质)。不同的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_____, 从而导致其类型发生改变,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 应。
(2)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 (R)/ 远红光 (FR) 的值会下降,原因是 ____。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   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在调控下胚轴和茎杆伸长方面,图中四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 作用。其中,乙烯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
   
(3)荫蔽胁迫引发低位植物的下胚轴及茎秆等出现过度伸长,这有利于植物_____,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玉米-大豆间作时,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产量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写两点)
(4)植物的根具有负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对根的背光侧的生长起______(“促进”、“抑 制”) 作 用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