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0 道试题
1 . 草原的退化问题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在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群落的特征与放牧强度密切相关。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法和_____法。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
(2)调查发现,糙隐子草是牛羊喜食的优质牧草,但放牧时间间隔太长反而不利于糙隐子草的可持续增长,试分析其原因______
(3)研究表明,放养泛化种捕食者(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相对于特化种捕食者(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来说,泛化种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
(4)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在过度放牧干扰下, 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2023-12-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呼伦贝尔市积极构建多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对被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干扰严重破坏的草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科研人员对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中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星罗密布,那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研究人员在用样方法调查该保护区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要注意_____
(2)恢复重建区建立后,杜绝了人类在其中的活动,发现物种的丰富度在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演替。
(3)据图1分析,整个保护区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功能区是_____
(4)草原上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J/(hm2a)]: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1.05×109

7.50×108

7.20×108

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_____%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研究发现群聚激素能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
(5)食草动物的放牧会影响草地蝗虫的物种数。研究人员开展不同放牧模式(放牧区域牛羊数量达到中等放牧强度)对某草地蝗虫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部分结果如图2、图3和下表所示:

表:不同模式下蝗虫物种数和总密度

放牧模式

蝗虫物种数

蝗虫总密度(头/m2

牛放牧

2.92

3.50

羊放牧

3.67

5.22

牛羊混牧

3.36

3.86

休牧

2.58

3.22

①放牧区域投放的牛羊数量为中等放牧强度,此数量是依据_____估算的。
②不同放牧模式下,生物多样性与草地蝗虫的物种数和总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密切。
③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等昆虫的专性寄生生物。与化学农药防治蝗虫相比,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的优点是:_____
2023-12-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老校区(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草原是陆地群落中的常见类型,草原群落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布氏田鼠对草原植被的危害较大。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该种植物的_____
(2)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的甲地草原,其演替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____;该地的演替很难形成森林,结合环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甲地草原的演替类型是_____
(3)乙地草原上,苜蓿和黄芩是多种昆虫和布氏田鼠的食物,而昆虫又是布氏田鼠的食物。昆虫与布氏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
(4)采用标记重捕法对丙地草原2公顷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数量进行调查: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个体有10只。
①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只/公顷。
②若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不考虑迁移和死亡,繁殖n代后,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
4 . 振落法是一种捕捉、调查高大树木上昆虫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在树下铺上白布,然后摇动或敲打树枝、树叶,利用昆虫假死的习性,将其振落到白布上进行收集。调查结束,将昆虫重新放到自然环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落地点的选择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B.振落法可精确统计某种群的种群数量
C.振落法可以调查昆虫不同种群的种间关系
D.振落到白布上的昆虫需要用酒精麻醉,便于统计昆虫种类和数量
5 . 生活在我国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普氏野马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马。研究人员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普氏野马数量变化,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答出两点即可)。
(2)研究人员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普氏野马数量变化,拍照并对普氏野马阴影面积进行处理,影像如上图(参照单只普氏野马的影像大小确定普氏野马数量)。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答出一点即可)。但仍然会产生误差,推测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普氏野马不适合用样方法调查的原因是____
(3)在导致普氏野马死亡的因素中,狼袭占比高达35%,狼袭属于影响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发展的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通过设立保护区修复栖息地,该区域内植被资源不断增加,小型野生动物明显增加,普氏野马种群增长率大幅提高,种群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其原因是____(答两条)。
2023-1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原产于中美洲的福寿螺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为了寻找防治措施,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3种不同生境(水田、旱地、水渠)下的福寿螺种群密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福寿螺入侵,会使当地群落演替的____发生明显改变。刚入侵时,福寿螺的种群增长大致呈____形,原因是____(写出两点),在此期间,其种群增长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理由是____。根据图中信息,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提出在旱地和水田生境中对福寿螺进行防治的合理措施是____
2023-12-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济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子叶植物易于辨别个体数目,常作为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象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若分解者数量太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的是初级消费者
2023-12-2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济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东亚飞蝗主要取食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植物。正常情况下,雌虫一生可交配20~25次,雌虫还能进行孤雌生殖(雌性不经过交配就可以直接产卵、孵化、发育)。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干旱气候是影响蝗虫种群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一般用系统取样和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东亚飞蝗的数量
C.不同高度植被上的飞蝗数量反映了群落垂直分层的空间结构
D.通过利用东亚飞蝗的寄生菌控制东亚飞蝗数量,属于生物防治
9 . 蝗虫虫灾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现代研究表明,干旱会导致地面植被稀疏,有利于蝗虫产卵和卵的孵化;多雨和阴湿环境下,蝗虫因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而生长延迟、生殖力降低,另外,多雨和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间流行疾病,而且蛙类等天敌的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蛙类等天敌属于影响蝗虫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通过调查获得的蝗虫卵密度相关信息可为预测蝗灾提供依据
C.天敌、干旱分别属于影响蝗虫数量的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D.多雨和阴湿、气候干旱都会改变蝗虫的环境容纳量
10 . 黑嘴鸥是迁徙鸟类:为全球性濒危野生动物,因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且行动迅捷隐秘,生态学家对其生活习性及繁殖习惯知之甚少。研究者对黄河口湿地公园内越冬黑嘴鸥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为42只,其中雄鸟6只,并在其粪便中发现了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残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记重捕法是该湿地公园内黑嘴鸥种群数量统计的最佳方法
B.由上述调查数据不可判定未来一段时间该黑嘴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C.可将黑嘴鸥迁入人工繁育基地进行繁育,待其恢复数量后放回野外
D.某种鸟类与黑嘴鸥食物种类相同,两者也可以在同一区域内共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