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来降低种群的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5)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变慢”),演替的方向_______(填“改变”或“未改变”)。
(6)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4-01-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样方法
B.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C.制作生态缸需要采用透明的材料如玻璃缸,并放置于散射光环境观察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前要先振荡试管
3 . 某山地并入自然保护区后,膨喉羚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本地区膨喉羚的种群密度
B.膨喉羚种群增长过程中最大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
C.b点时膨喉羚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时为衰退型
D.为防止膨喉羚种群数量过多破坏植被,应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b点左右
4 .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为8848.86米。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B.随海拔高度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常绿阔叶林与积雪冰川带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后者的群落结构更为复杂
D.珠峰海拔6000~7000m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5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_分布。
(2)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3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用N0表示)。
(3)调查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理由是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按照预先设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这属于___________(“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4)研究表明,草原土壤中的分解者较丰富,它们可以产生相关酶将腐殖质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现提供有配制好的淀粉溶液、草原土壤浸出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水浴加热装置、试管、吸管等,请利用以上试剂及用具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土壤中的分解者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并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题
6 . 沙漠蝗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沙漠蝗灾大约每10~12年暴发一次。当雨量充沛时,沙漠蝗数量会迅速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蝗虫种群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导致蝗灾暴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沙漠蝗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蝗蝻(跳蝻)数量,预测种群变化趋势
B.蝗灾发展期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应尽早防治
C.沙漠蝗成灾时的种群数量,即为此环境下的环境容纳量
D.监测第9个月和第18个月时,种内斗争强度一致
2022-05-3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
B.种群水平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范围边界
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8 . 某水域中生活着星状小藤壶和龟头藤壶,两种藤壶分布在潮间带的岩石上。星状小藤壶主要分布在上潮间带,而龟头藤壶成体则密集地栖息在中潮间带及下潮间带(如图)。研究发现,如果中潮间带没有龟头藤壶,则星状小藤壶的存活率较高;在下潮间带,即使没有龟头藤壶,星状小藤壶的死亡率也很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采用样方法调查两种藤壶的种群密度
B.星状小藤壶和龟头藤壶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潮间带,但也存在生态位的重叠
C.藤壶和星状小藤壶在生存环境、方式等特性上存在差异不利于减少种间竞争
D.研究龟头藤壶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9 . 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田中所有玉米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农田中作物上的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D.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10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在人工干预下,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
(3)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____年,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