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样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B.与沾蘸法相比,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所需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高
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时,先构建物理模型,再构建概念模型
D.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2021-02-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长江江豚独特的声呐信号调查其种群数量,通过调查江豚的种群数量可以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的状况。长江江豚及其自然保护区内部分生物类群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江豚独特的声呐信号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
B.通过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能避免对长江江豚造成伤害
C.增加浮游动物和鲤鱼的数量能提高长江江豚的K值
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鲤鱼是初级消费者
2024-02-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Ⅱ、Ⅲ、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能量值。图2表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3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1中,m1表示____________。除了能量金字塔外,生态金字塔还有_____________。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图2中,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在对山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部分个体的标记物脱落,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__(偏大/偏小)。
(3)图3中____________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若要完整表示碳循环,还需要补充____________这一途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形式是____________
2023-07-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020-07-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5 .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视野中可见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使用冷光源的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测得数值与实际数据相比偏小
C.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相同
2020-07-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6 . 下图为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出现图中的“J”形增长趋势,出现该增长趋势的前提条件是____。种群的“J”形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代表的含义是____
(2)图中①表示____。图中的⑤表示____,图中的方法⑦为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降低了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填“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
(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形,且种群数量为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就构成了群落。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属于____;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这个事实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
2024-02-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操作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的是
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标记物易脱落
C.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
D.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
8 .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故在野地里呈点状分布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两种常用方法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2016-08-31更新 | 8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