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某北方绿地将建立自然带:原则上只要不暴发病虫害就不打药,野草不拔除,落叶不清理,树木不修剪,由其自然更新,提升区域内的荒野程度,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最终使得在城市空间特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能够达到自我维持和自然演进的状态,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回答下列问题:
(1)若干年后,该地将发生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与另一种演替相比,该演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落叶是土壤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与该北方绿地相比,热带雨林不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该地土壤中某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若调查该正方形绿地某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取样。
(4)该地通过自然更新,最终实现自我维持的状态,这遵循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原理。
2 . 近年来新疆频发蝗灾,这对于新疆的牧民来说是一场世界末日,当地有关部门及时想出妙招:出动鸡鸭大军,消灭蝗虫又保护环境,同时修建人工巢穴吸引粉红椋鸟过来入住,让他们成为有力的空军,配合鸡鸭大军,让蝗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蝗虫对农作物破坏极大,最好在K/2前进行防治,并将数量控制在K/2以下
B.鸡鸭是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气候干旱导致蝗虫种群数量下降,其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有关
D.可用样方法调查该地区蝗虫卵的数量
3 . 布氏田鼠以牧草为食,鼠害加剧时会威胁牧场生态。有效控制田鼠种群数量是维持牧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封闭区域田鼠种群密度时,科研人员捕获了n只田鼠,并在脚趾打上“V”字形缺口作为标记。放归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到M只,其中m只脚趾有缺口,则该区域内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只。若标记方法改为背部涂刷醒目油漆,与脚趾打“V”缺口相比,前者田鼠种群数量的估值与后者相比偏____(填“大”“小”)。
(2)寒冬到来前,田鼠会在洞穴中储存过冬牧草。双子叶牧草在洞穴中易保持水分呈绿色,单子叶植物则变为枯草。洞穴牧草长期缺少绿色双子叶植物时,田鼠最终会全体拒食,鼠群逃散发生种群崩溃,推测____(填“叶黄素”“维生素”“糖和蛋白质”)是维持田鼠种群必不可少的营养。田鼠对双子叶植物的依赖影响田鼠和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请在下图中画出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____

(3)生物防治鼠害时,可以利用田鼠的天敌(鹰、隼、蛇),也可以利用田鼠的病原微生物控制田鼠种群数量,其中____在田鼠种群密度高时防治效果较好。也可以采用免疫不育控制技术,将不育田鼠放归自然种群以降低田鼠的____,使田鼠种群密度下降。对于牧场鼠害,有人认为应将牧场田鼠全部灭绝,请说明不支持此观点的理由____(答出2点即可)。
4 . 研究小组采用2种取样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样方间距均为10m,样方为1m×1m)。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样线长(m)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样地面积(m2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500

51

11.57

3600

49

11.80

1000

101

10.35

4900

64

11.77

1500

151

9.29

6400

81

11.77

2000

201

9.23

8100

100

11.85

2500

251

9.46

10000

121

11.96

3000

301

9.57


-


表1   调查方法和结果
(1)对短花针茅样落进行研究时,除物种组成、丰富度、生态位外,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还有____________(答出2项即可)。
(2)两种取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分析方法一可知,当样方间距为10m时,最佳样线长及其对应的样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的调查方法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4)该研究小组还调查发现放牧强度会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结果如表2所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0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冷蒿、木地肤

轻度放牧区

1.23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

中度放牧区

1.15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0.78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表2   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的影响
据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②随放牧强度增大,有些优势种的优势不在
③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始终是优势种
④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
⑤放养的牲畜喜食冷蒿和木地肤等,使其生长发育受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除海南、西藏以外,绿盲蝽在中国其他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长江流域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为害。寄主包括棉花、苜蓿、枣、葡萄、樱桃、苹果、桃、梨等主要作物。下图为喷施杀虫剂控制绿盲蝽数量后一段时间,甜菜夜蛾(与绿盲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也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幼虫的数量统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图中时间为喷施杀虫剂后的天数,数据为每1600片叶子上的甜菜夜蛾幼虫数,对照组不做处理
A.绿盲蝽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调查绿盲蝽虫卵的密度需要注意在密集处取样
C.据图可知,喷施杀虫剂防治害虫可能会导致次级虫害爆发
D.引入绿盲蝽的天敌防治可使其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6 .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淡水湿地,由于食性广、繁殖快等原因,福寿螺可迅速在野外建立庞大的种群,对当地农业和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业害虫,且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福寿螺还是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在某湿地开展了福寿螺密度变化的调查研究。
①取样时,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应注意:______要适宜: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②调查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本面积的比值,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鱼类出现频次等对福寿螺的密度有重要的影响。
Ⅰ.如图1所示,在此湿地内,栖息地中植被越茂密,福寿螺的密度越大,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Ⅱ.如图2所示,福寿螺的数量与鱼类出现频次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鱼类出现频次较多的区域中福寿螺密度较小,鱼类与福寿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在农田中,有稻农用五氯酚钠(65%)防治福寿螺,起到较好的治理效果。与该方法相比,在稻田和沟渠中放鸭群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当代和下一代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其优点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3)某地区居民素有生食或半生食螺肉、生鱼虾等习俗,增加了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危险度,为防止被福寿螺寄生虫感染,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考虑,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7 . 桃蚜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喜欢群居,活动能力较差,危害多种作物。在桃蚜生活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草蛉等多种昆虫都会捕食桃蚜,科研人员发现,当桃蚜数量爆发时,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能吸引草蛉的成虫,使其迅速定位猎物。
为探究合适的桃蚜防治方法,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同种作物若干,随机均分为CK、T1、T2三组,每组接入桃蚜成虫100只,CK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T1组每隔7天投放一定量的草蛉,T2组每隔7天喷洒相同浓度的吡虫啉悬浮剂(1种杀虫剂,存在生物富集现象),3周内定期调查各组作物上桃蚜的种群数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CK组后期桃蚜数量爆发不再记录)。实验结果为:

组别

处理前

处理后1天

处理后7天

处理后14天

处理后21天

CK

100

184.33

287.55

T1

100

106.86

75.65

53.22

37.12

T2

100

7.58

14.11

21.78

38.36

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桃蚜的草蛉属于第_____营养级。为调查某片农田中桃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在草蛉定位桃蚜的过程中,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组T1使用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请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T1组出现处理后1天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T2组的防治效果_____,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与T2的防治方法相比,T1组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至少答出2条)。
8 . 东洞庭湖保护区是国际著名的湖泊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许多鸟类集中在湿地上或湿地周围,形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的生态系统。科研人员以4种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和不同分布生境情况:

鸟类名称

种群数量

觅食生境1

觅食生境2

觅食生境3

觅食生境4

小鸊鷉

++++

草滩沼泽(40%)

苔草沼泽(30%)

水塘(30%)

(0%)

夜鹭

+++++

水塘边林(35%)

林缘地带(64%)

开阔水域(1%)

(0%)

小天鹅

++

草滩沼泽(23%)

苔草沼泽(43%)

滩涂边芦苇(18%)

芦苇(16%)

绿翅鸭

+++++++++

草滩沼泽(67%)

苔草沼泽(4%)

滩涂边芦苇(24%)

开阔草地(5%)

注:“+”表示种群数量,“+”越多表示种群数量越多,百分比是指的在相应觅食生境获得的食物占总食物的比例
(1)科研者用鸣叫计数法来调查洞庭湖的某些国宝级濒危鸟类,通过将某种鸟的鸣叫或鸣唱录音在野外播放,吸引同种鸟类反应并据此来推算种群数量。鸟类鸣叫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______信息,推测不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答2点即可)。
(2)表中鸟类在群落中最占优势是______,从觅食生境来看,与其他3种鸟类生态位重叠度最小的是______。推测小天鹅和绿翅鸭降低种间竞争的方式是______
9 .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山区生物群落区别农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腹锦鸡种群间进行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kg)每日摄入能量(J)每日粪便能量(J)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J)
0.666230052930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山区中的红腹锦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同一区域中共存。
10 . 小菜蛾是白菜、花椰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头号杀手”,小菜蛾在其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均会遭到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的袭击,已报道的寄生性昆虫种类有109种,其中卵期寄生蜂5种,幼虫期寄生蜂81种,蛹期寄生蜂23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是寄生在小菜蛾卵中的一种寄生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小菜蛾卵的密度
B.寄生蜂属于影响小菜蛾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C.十字花科植物与玉米间作,可提高前者产量
D.寄生蜂与小菜蛾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2024-01-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