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柴桦是一种灌木,其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淹水环境和盐度。随着底泥的淤升,滨海湿地柴桦林生境陆化严重,柴桦长势变差。回答下列问题:
(1)滨海湿地属于___(填生命系统结构某一层次)。湿地中不同区域植物种类分布各不相同,同一区域中植物高低错落,这分别说明该群落具有___结构和___结构,其意义是___
(2)通过周期性补水,模拟柴桦的淹水生境,在研究区域的柴桦林内设置3个补水组样方和3个对照组样方,对照组的处理是___。处理相应时间后,每个样方内取3个30cm深的沉积柱样土壤底泥,每个沉积柱以5cm间隔进行分样,将3个沉积柱同一水平的分样混匀,获得沉积物样品。测得底泥的理化性质如表所示,已知对照组的柴桦的长势均弱于补水组的.推测柴桦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___
项目含水率/%盐度/%
对照组平均值38.20±4.101.69±0.37
补水组平均值42.46±3.202.12±0.45
(3)研究柴桦林补水修复的意义是___
2 . 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不能长时间离开水环境生活,其体表黏液及排泄物会携带自身的DNA片段释放到环境中。通过水环境样本的采集、检测与分析,能实现对两栖动物的调查和监测。对水环境中DNA的监测,不适合用于研究(  )
A.发现濒危物种
B.调查区域中的物种丰富度
C.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
D.估算区域中的遗传多样性
3 . 研究人员使用渔网对湿地中鱼类资源进行调查时,下列做法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是(  )
A.两次捕捉间鱼群有迁入迁出
B.两次捕捉间有标记鱼类死亡
C.调查过程中进行多次无害重捕
D.捕捉前在样地投放鱼饲料
2024-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生物试题
4 . 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的是______(填图甲中字母)。除图甲中所示以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有______
(2)物种A同化的能量一部分______,另一部分则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从图乙中可知,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4)该生态系统中的野马主要以各种禾草为食,野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成分),其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水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优点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2024-05-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富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B.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会导致标记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D.K值时,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2024-05-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学家对湿地开展了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为生态系统发挥功能奠定了基础。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用样方法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答出2点)。
(2)调查发现,湿地林地的物种较多。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_____。调查发现,林地中某小型哺乳动物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主要依据是该动物种群中_____
(3)调查发现,该湿地中两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相应的能量。图中a1、a2属于_____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

7 . 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每平方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D.一公顷水稻的年产量
2024-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雷州八中,雷州二中,雷州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___
(2)分析图2,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形曲线增长。
(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__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__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填“多”或“少”)。
9 . 科学家对某地域不同岛屿中鸟类物种数、植物物种数与岛屿面积、岛屿与大陆的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岛屿编号

岛屿面积/公顷

岛屿与大陆的距离/km

鸟类物种数(ln)

植物物种数(ln)

1

1000

200

1.31

1.30

2

100

100

1.25

0.90

3

1

100

1.08

0.95

4

10

100

1.15

0.90

5

100

100

1.28

1.00

6

100

200

1.35

1.02

7

1

200

1.08

0.90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岛屿的物种丰富度,要注意随机取样
B.鸟类物种数与植物物种数呈正相关
C.若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则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D.研究岛屿植物的生态位需研究它的出现频率、植株高度等
2024-04-2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10 . 海葵是底栖肉食性动物,多数不移动,有的偶尔爬动或以翻慢筋斗的方式移动。有些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B.海葵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
C.研究海葵的生态位必须研究其与寄居蟹的关系
D.捕食者的存在、食性等可能影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2024-04-23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