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为解决我国千百年来不能根治的蝗灾问题,生态学家马世骏和助手们分析了我国上千年间蝗灾与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明确了我国东亚飞蝗大发生的过程和原因,并提出“政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实施生物防治减少蝗虫数量可以提高蝗虫的环境容纳量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某一草地上东亚飞蝗虫卵的密度
C.东亚飞蝗迁移到新的适宜环境,一定时间内可呈“J”形增长
D.高温、干旱属于密度制约因素,会影响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2 . 草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某湖泊草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对该湖泊进行了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草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龄级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体长/cm

<35

35~60

60~70

70~75

>75

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473

107

63

53

38

大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总数

0

0

131

114

85

标记个数

27

20

15

A.该草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可以肯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B.大量诱杀该湖泊中雄性草鱼不会影响草鱼的种群密度
C.该湖泊中草鱼的数量约为3907条
D.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水域中,持续选择小网眼渔网捕鱼,可显著增加总捕获量
3 . 埃及鲇鱼以植食性小鱼、小虾为食,当食物匮乏时也吸食有机腐殖质。下图示某河道部分区域相关物种的分布,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调查较大体型鲇鱼的种群密度通常用__________法。鲇鱼胡须可感受小鱼运动进而捕食,小鱼运动产生的声波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信息,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2)食物医乏时,鲇鱼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写出乱石坑区可形成的食物链或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鲇鱼避光,则白天鲇鱼种群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_区,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4 . 据最新报道,海南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长臂猿数量连续三年实现增长。长臂猿是长臂猿科4属16种的统称,而海南长臂猿属于其中的一种。长臂猿是灵长类动物中直立行走能力仅次于人的动物。近几年,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偷猎等原因导致长臂猿数量在急剧减少。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区域的长臂猿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一个种群,种群的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调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的长臂猿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对长臂猿的叫声进行研究发现,雌雄长臂猿在相遇时通过鸣叫进行试情接触,达成配偶,进行交配,长臂猿的叫声还可以起到宣示领地、驱赶其他动物的作用,这体现信息传递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不同因素导致长臂猿数量减少的百分比,长臂猿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建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对长臂猿的________,除此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022-10-2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给多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2022年6月18日,黄文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发布了2022年第6期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沙漠蝗卵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植被为沙漠蝗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对蝗虫种群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C.沙漠蝗发出的声音能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这种信息种类属于物理信息
D.沙漠蝗有的天上飞,有的地上爬,虫卵在地下,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 . 敖鲁古雅驯鹿是我国唯一的驯鹿种群,一直被鄂温克人所驯养。这一驯鹿种群经过300多年闭锁、隔离驯养,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性,是栖息在北半球最南部的稀有小种群。近年来,随着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驯鹿可利用的栖息地面积和食物资源逐年减少,加上驯鹿种群规模小和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兽害、偷猎、疾病等原因,使得我国驯鹿种群数量始终难以超过1000头,种群退化、生存状况堪忧。基于上述考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现状进行全面研究,开展驯鹿种群生存力分析,旨在为敖鲁古雅驯鹿种群的保护、恢复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隔离驯养的鹿,调查其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能够预测种群退化的数量特征为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研究了驯鹿在不同季节的食性,发现敖鲁古雅驯鹿全年主要以地衣类植物为主,地衣类植物的采食比例高达40%。从群落演替的本质看,森林阶段,群落中还存在地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高大乔木下分布着灌木、灌木下有草本植物,该种结构存在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
(3)影响驯鹿种群数量的灾害因素有多种,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①相比之下,对敖鲁古雅驯鹿种群数量大小影响更大的灾害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兽害明显降低了敖鲁古雅驯鹿种群数量的大小,是否应该完全隔绝兽灾以保护敖鲁古雅驯鹿种群,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2022-08-27更新 | 84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变式题19-21
7 . 研究人员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地区的北极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研究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北极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期记忆形成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北极游隼的种群密度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不同分布区的北极游隼种群之间具有生殖隔离
C.长期记忆很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D.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北极游隼的迁徙路径
2022-06-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8 .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B

523

568

103278

104118

36.67

40.86

14.10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086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
9 .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此后迅速席卷国内多个省市,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回答下列问题:
(1)草地贪夜蛾能在入侵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农林专家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入侵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种群密度。调查时,要做到___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我国草地贪夜蛾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____
(3)玉米田中存在“玉米→草地贪夜蛾→龟纹瓢虫”这条食物链。下图表示能量流经草地贪夜蛾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草地贪夜蛾的摄入量,则草地贪夜蛾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___表示,D出现的同时伴随的碳元素存在形式变化是___________

(4)农林专家不建议农户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草地贪夜蛾,因为可能导致其再度大爆发。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农林专家的依据。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10 . 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根据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