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害虫,它吸取多种植物汁液,体长不足1mm,活动能力弱。巴氏新小绥螨属于广食性捕食螨类,主要以烟粉虱为食。为探究化学防治与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均利用了信息传递的功能
C.在t5时增加巴氏新小绥螨数量可以增强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D.巴氏新小绥螨在田间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化学防治
2 . “天下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田是我国最优质的棉花生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种植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子,例如: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的棉蚜;以棉花的棉桃、花和叶为食的棉铃虫等。因此,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棉花植株在棉蚜的受害部位会出现淡黄色的失绿小斑点或叶片卷缩,影响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为有效监测棉铃虫虫害,科研人员需定期调查棉田中其种群密度,棉铃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方法。
(3)为了提高棉花产量,棉农会适时对棉花植株的顶芽进行摘除,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地农业部门为了防治棉铃虫病虫害,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喷施高效农药;一种是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你认为那种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_______
3 . 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其余时间成虫无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毛束象种群达到a/2前控制种群密度
4 . 物种多度可以用各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的比率来表示。为探究不同载畜率与荒漠草原群落中优势种数量变化的关系,某研究小组以三种绿色草本植物(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放牧(HG)四组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的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分析载畜率对该群落的影响可知,HG时仍能保持优势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样方法调查短花针茅的种群密度时,为提高调查的准确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随着载畜率增加,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在受家畜采食和践踏作用时,植物往往会通过降低株高、缩小株幅应对逆境,例如冷蒿会以匍匐地面的方式降低株高以躲避家畜采食。请分析冷蒿物种多度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
5 . 高眼鲽是一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鱼类.近年来,由于高强度捕捞、产卵和越冬栖息地被破坏,其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个体趋于小型化,种群资源量呈减少趋势。为了给高眼鲽提供保护,研究人员在近海域设置底拖网对高眼鲽的种群结构和资源进行了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高眼鲽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研究人员在渤海和黄海的近海设置不同底拖网调查取样点,如图1中的黑点所示,该取样方法为____________法。

(2)究人员于不同季节不同取样点捕捞高眼鲽,并记录不同体长高眼鲽的捕获频率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知,高眼鲽的繁殖季节主要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1985~2010年黄海中南部采集的高眼鲽体长范围为3.8~51.0cm,2012~2019年的数据为3.5~38.0cm,现在采集的高眼鲽样品体长范围为3.8~29.6cm,高眼鲽体型的变化趋势与长期捕捞压力有关。从进化的角度分析,高眼鲽个体小型化对种群繁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高眼鲽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除了在其繁殖期禁渔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出1点)。
6 . 立体高效栽培是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这种栽培方式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打破了传统日光温室中单一栽培草莓的形式。在早春季节草莓收获将要结束时,垄间定植甜瓜,将再一次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潜叶蝇是甜瓜的害虫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阳光的利用率
B.草莓和甜瓜都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该草莓、甜瓜套作栽培模式中草莓与甜瓜之间竞争程度较弱
D.若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捕潜叶蝇,则说明潜叶蝇是一种趋光性昆虫
7 . 蝗虫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禾本科植株的主要害虫之一。蝗虫会吞食禾苗,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粮食短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稻田等农业生态系统易受害虫侵害,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_,进而降低其种群密度。用化学药剂杀灭蝗虫时,可交替喷洒品种不同而药效相近的农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放养鸭子来防止蝗灾,鸭子通过_______________作用降低蝗虫密度,鸭子的粪便为牧草的生长提供营养,从而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 . 202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聚焦“恢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某地持续加大对遭到污染的湖泊的保护修复力度,使该湖泊生态逐渐恢复并对该湖泊进行了生物资源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污染不严重的湖泊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实现这一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2)湖泊中表层有很多浮游动植物以及以此为食的鱼类,底层也有一些以上层生物的尸体等为食的营杂食的鱼类,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为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法,若调查岸边草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则采用______法。
(3)通过人类的修复保护,鱼类等动植物逐渐趋向丰富,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该湖泊被政府确立为自然保护区是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三个层次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湖泊具防洪蓄水的作用,这属于______价值,该湖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其间接价值。
2021-07-11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生物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
9 .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属于一级保护动物。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我国未发现过该鸟的踪迹。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两个朱鹮的营巢地、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刘荫增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使用的是标志重捕法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唯一措施
C.通过发现的七只朱鹮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组成
D.十几年间朱鹮几乎绝迹与其生存环境恶化和自身特点均有关
10 . 阅读以下 2 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0 年 1 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从 2020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材料二、2021 年 5 月 17-30 日,即将在昆明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是全球共同的重要议题。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有研究表明,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诸多物种濒临灭绝,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白曁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位于长江食物链顶层的珍稀物种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亦岌岌可危。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1)科研人员为了监控长江中华鲟、江豚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为进一步恢复其种群数量,研究人员提出人工辅助繁殖中华鲟、江豚再放生到长江水域的措施。该措施可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多样性。
(2)生态学家指出,《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对长江濒危物种江豚种群的恢复可谓是及时雨,具有积极的意义。请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阐述其中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1 点即可)
(3)长江苦无鱼久矣,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 0. 15%,对中国人“餐桌”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对长江水质的净化及改善、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维系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十年禁渔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4)为了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有人提出:可大量围捕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大型本土凶猛肉食性鳡鱼。你认为该方案可行吗?请你对该方案作出判断,并用“收割理论”的主要观点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