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仅在雨后及夜间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大蜗牛进入我国后将持续呈现“J”形曲线增长
B.非洲大蜗牛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C.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
D.调查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进行
2 . 玉米蚜虫是危害玉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蚜虫体内寄生蜂种类多,可分为初级寄生蜂(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幼虫取食蚜虫组织导致蚜虫死亡)和重寄生蜂(可从初级寄生蜂体内获取营养)。为探讨玉米-大蒜间作模式对玉米蚜虫的控害能力,科研人员选取两块面积相当的农田分别进行玉米单作和玉米-大蒜间作,期间水肥管理相同。对两块农田的玉米蚜虫数量及其寄生蜂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种植方式

玉米蚜虫数量(头)

寄生蜂(头)

初级寄生蜂

重寄生蜂

种类数(种)

比例(%)

种类数(种)

比例(%)

玉米单作

262

1530

2

68.30

10

31.70

玉米•大蒜间作

87

2422

3

75.10

10

24.90

(1)采用______法调查农田中玉米蚜虫的种群数量,调查时应做到______,以减小实验误差。
(2)玉米-大蒜间作能显著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率,其原理是______。玉米-大蒜间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该种植方式能____,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发生蚜虫灾害的可能性更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玉米的生长周期约为一季。玉米收成后,大蒜逐渐成熟,对光能的需求明显减少,致使土地的光能利用率降低。为解决此问题,同时尽可能恢复土壤的氮肥力,请你综合已学知识,为农户设计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计划。____________
3 . 研究人员对甲、乙和丙三个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被进行调查。三个群落的优势种都为细叶青冈(一种常绿阔叶树种),用K、K和K表示优势种的K值,植被的物种丰富度甲>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优势种的种群密度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都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三个群落优势种细叶青冈的K值不一定表现出K>K>K
C.三个群落的优势种的优势越明显对群落丰富度的提高就越有利
D.三个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群落演替可能继续进行
4 . 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1m左右。某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板栗与茶树的高度、根系深度不同,体现了林场群落的分层现象
B.若要调查某方形板栗林里板栗树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板栗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D.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95%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5 . 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角蒿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大而高的花中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改变基因频率
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基因库
D.密林熊蜂与角蒿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2023-03-2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 某研究小组对一个未受人类干扰的3000立方米自然湖利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获得该湖泊中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数据并整理如下表所示。该种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年龄0+1+2+3+4+5+6+7+8+≥9
个体数9218658575259785116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该种群属于衰退型,预测该种群在湖泊中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B.大量捕捞丧失繁殖能力的个体,不会导致该种群出生率变化
C.仅根据题干所给数据,无法得出该自然湖中该鱼的种群密度
D.若标记物使老年个体更易死亡,则调查所得老年个体数偏大
7 . 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下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各种不同的绿藻的种群密度
B.随着时间的推移,菹草群落逐渐向芦苇群落演替
C.如果水位继续下降,草群落会被水烛群落所替代
D.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2023-03-2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估算无瓣海桑种群密度时不需要统计隐蔽环境下的无瓣海桑幼苗
C.无瓣海桑被本地植物取代的过程属于群落演替
D.不同高度的无瓣海桑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9 . 在梧桐山封山育林期间,科研人员对两种主要乔木黄牛木和鸭脚木进行调查。图表示两物种种群数量的比值(D=黄牛木的种群数量/鸭脚木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不可以同时调查两种乔木的种群密度
B.相比于鸭脚木,b之前黄牛木在数量上更占优势
C.两个种群在0-d是竞争状态,d-f是非竞争状态
D.0-d时间段黄牛木的K值和种群数量都逐年下降
2023-02-18更新 | 117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10 . 2022年11月15日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科学家利用遥感影像技术,对红树林样方不间断拍摄,估算优势种的种群密度,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存活区、中度退化区、高度退化区。下表为对这三种区域进行相关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高度退化区

中度退化区

存活区

多样性指数

1.78

2.01

2.30

生物量(g/m2)

90.79

110.19

365.95

总氮(mg/L)

0.081

0.015

0.008

总磷(mg/L)

1.09

0.79

0.71

注:多样性指数越高,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干重。
(1)相对于调查种群密度的传统方法,遥感影像技术不间断拍摄的优点是_____
(2)红树林生态系统能够净化城市污水,据表分析,对污水净化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区,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
(3)用生态工程对退化区湿地进行修复,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学基本原理。从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请你提出修复高度退化区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23-02-18更新 | 127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