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比较适合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被捕捉过的动物更难被重捕,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计算结果偏小
C.丛生或者蔓生的植物比较适合用样方法调查,多个样方要取平均值
D.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2 . 南岭是广东最大的森林公园。某研究小组对南岭开展生态调研,请回答:
(1)调查猕猴等保护动物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___法。对多种动物的调查发现,营养级越高的动物种群数量越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尽管南岭远离工业化城市,但调查发现终生未离开过南岭的小灵猫体内的含铅量较30年前高出近50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铅进入小灵猫体内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某山顶的马尾松林受松材线虫入侵而出现较大范围干枯死亡现象。防治松材线虫不提倡农药防治法,请说出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2-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3 .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 S型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____。(每空1分)
(3)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4)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 如下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图中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__________模型,用该模型解释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以利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加。
(3)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研究还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调查统计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__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2021-12-11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七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物种多度可以用各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的比率来表示。为探究不同载畜率与荒漠草原群落中优势种数量变化的关系,某研究小组以三种绿色草本植物(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放牧(HG)四组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的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分析载畜率对该群落的影响可知,HG时仍能保持优势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样方法调查短花针茅的种群密度时,为提高调查的准确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随着载畜率增加,由图1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4)在受家畜采食和践踏作用时,植物往往会通过降低株高、缩小株幅应对逆境,例如冷蒿会以匍匐地面的方式降低株高以躲避家畜采食。请分析冷蒿物种多度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种)。
6 . 海水稻是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单产可达300kg/667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海水稻培育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大规模种植海水稻能提高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调查水稻天敌跳蝻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C.不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完全相同,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D.与普通栽培稻相比,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对较高
7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K
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
D.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Nt=N0λt,λ为1.015
8 . 橘小实蝇成体长约10毫米,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可为害柑橘、柚子、芒果等250余种作物果实。研究人员在不同果园中设置捕虫瓶,动态比较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取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种群数量,以监测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B.9月26日前后种群数量约为环境容纳量的1/2,是防治橘小实蝇的最佳时机
C.建议尽量避免各类水果混合栽培,以降低橘小实蝇爆发的风险性
D.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
9 .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性胆小、机警,常在具有隐蔽条件的湿地及周边地区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黑鹳种群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黑鹳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
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黑鹳种群数量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只标记成鸟会导致黑鹳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10 . 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其功能的恢复过程,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若鹰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消耗250kg植物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在2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40只,其中有标记的20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50只/hm2
D.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2021-02-2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