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鸟类之一,属于一级保护动物。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我国未发现过该鸟的踪迹。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两个朱鹮的营巢地、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刘荫增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使用的是标志重捕法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唯一措施
C.通过发现的七只朱鹮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组成
D.十几年间朱鹮几乎绝迹与其生存环境恶化和自身特点均有关
2 . 种群是生命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层次,研究种群特征及其数量变化规律,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环境保护具有指导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B.渔业生产中,为持续获得最大产量,应在到达K值后开始捕捞
C.调查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其种群密度
D.调查发现某自来水每毫升中含有5个大肠杆菌,可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2021-06-06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调查研究,表述错误的是(       
A.调查比较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标志重捕法调查鸟类的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死亡会比实际值偏小
C.群落中分解者数量太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的是生产者
D.提高濒危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021-04-20更新 | 4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4月第二次综合测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标志物脱落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高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仅发生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的物种之间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
2021-06-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比较项目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1

5

10

2

0

0

物种2

1

2

5

3

3

物种3

0

1

3

8

6


A.研究种群特征时,也需要研究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若物种1和2为单子叶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
C.第1~5年,物种1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
D.第10~15年,物种1逐渐消失不可能是因为其不适应弱光环境
2021-06-2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标志重捕调查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C.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2021-08-13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中生物试题
7 . 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云杉林中濒临灭绝的黄雀,现将人工培育的黄雀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黄雀种群的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黄雀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3)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1-07-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十七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苹果树间杂草是蚜虫天敌的良好栖息地,适当引入蚜虫天敌可实现“以草养虫”“以虫治虫”;秋冬季节,苹果树间杂草倒伏腐烂后成为有机肥,又实现了“以草肥田”。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果树蚜虫的种群密度
B.果园生态系统中,果树、蚜虫和蚜虫的天敌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以虫治虫”属于生物防治,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以草肥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9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记脱落
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020-09-25更新 | 3540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一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黄胸鼠是某地区危害较大的三大家栖鼠之一,为掌握该鼠的迁移和数量变化信息,进行有效集中防治,研究人员在2015-2018年间对该地区黄胸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黄胸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为不同区域黄胸鼠数量的月际变化,依据种群数量特征分析,4-6月份住宅区数量高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黄胸鼠集中歼灭最佳时间约为上半年_________月间和下半年__________月间,以尽量降低该鼠对住宅区的危害。从环境容纳量角度考虑,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措施对黄胸鼠数量进行控制。
2020-06-2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