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为防治鼠害研究人员做了相关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农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近、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10
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31

(1)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甲组研究人员选择“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______
(2)甲组认为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而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______
(3)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 . 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 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第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回,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鸟总数

灰喜鹊

画眉

第一次捕捉

306只

48只(标记后放生)

37只(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298只

43只(其中6只被标记)

32只(其中8只被标记)

A.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比估算值少
D.若第二次捕获时引起鸟死亡,则会直接影响估算的结果,需重新捕捉计数
2023-06-07更新 | 223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4次组卷 | 5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生物试题
4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麻雀黄鹂
第一次捕捉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镉(Cd)是水体中具毒性的重金属,某些沉水植物能修复被Cd等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为筛选适合修复淡水水域Cd污染的沉水植物,用不同浓度Cd溶液处理某湖泊中4种沉水植物并检测其对Cd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结果如图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形起伏和土壤盐量等因素的影响,湖泊近岸区分布有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采用样方法调查近岸区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目的是___________。该湖泊中,黑藻、狐尾藻、金鱼藻和菹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根据图1结果分析4种沉水植物中,不适合生长在较高Cd浓度的水环境中的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选择狐尾藻来治理水镉污染,结合图1、图2分析,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3)水体中的Cd会通过___________的富集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调查水生植物体内的Cd浓度时,每个浓度组的植物需要多次采样,目的是_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湖泊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1点)。
6 .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B.100只/hm2
C.75只/hm2D.50只/hm2
7 .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B.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是珠峰海拔6000 m~7000 m 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之一
8 .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5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5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B.75只/hm2
C.25只/hm2D.50只/hm2
9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但需随机取样
B.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志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动物
D.标志重捕法的结果是: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体数
2020-09-17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2020-07-12更新 | 8084次组卷 | 81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榆林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