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请回答:

(1)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
(2)图中信息显示,该种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随_________而变化;若一种外来生物于6月份入侵该岛,并以该种群未成熟的个体为食,这将使种群的_________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第二年的_________,最终使岛上该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
(3)8~10月份该种群的出生率为_________;适度捕猎该种动物的成熟个体的时间可以考虑选在每年的_________月份以后。
2 . 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灰喜鹊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
B.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C.调查狐狸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估算方式是标志重捕法
D.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3 .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填“r对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I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_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4 .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应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5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做泡菜时,乳酸菌产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属于种内竞争
C.调查桃子湖中的鲤鱼可以用五点取样法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6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       
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
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记脱落
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
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
2020-09-25更新 | 3540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联考生物学试题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7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大小
C.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该种群将增大
D.性比率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020-09-17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为研究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对草原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于2015年5~10月对相似的甲、乙、丙三个草原群落在模拟条件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样地

布氏田鼠数量(只/100m2

0

5

14

生产者的生物量(g/m2

340.04

236.92

130.36

植物物种数(种/km2

35

34

29

请回答问题:
(1)在每月中旬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布氏田鼠的密度,以确定是否增减。
(2)低密度的布氏田鼠,对植物物种数和生产者生物量的影响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显著”或“不显著”)
(3)据表推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过多时,会导致草原退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为防治草原布氏田鼠鼠害,不宜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8-27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地的灰仓鼠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40只,其中有标记鼠2只,通过估算该地区灰仓鼠的数量是(       
A.1000只B.2000只C.4000只D.8000只
10 . 下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共占有______个营养级。
(2)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__。鸟类和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图中只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两种,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