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9-10高二下·福建龙岩·期中
1 .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2021-04-06更新 | 307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了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对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段的平均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杨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

21

15

10

7

5

4

2

0

0

0

0

松树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的最大优势树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完成生殖过程
B.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D.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4 . 调查沿河岸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最宜采用(  )
A.五点取样法取样B.等距取样法取样
C.记名计算法统计D.目测估计法统计
5 .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先进行预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后再放盖玻片
D.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农田中某昆虫的种群密度
9-10高二下·广东中山·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000B.16250C.17500D.70000
2021-02-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7 . 某小组利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农田中的趋光性昆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法可有效破坏趋光性昆虫的性别比例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C.该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该方法可用于调查农田中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8 . 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2)鹰的食物1/2来自兔,1/4来自鼠,1/4 来自蛇。若鹰体重增加8克,至少需要间接消耗植物________克。
(3)该食物网中的所有动植物是否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是或否)。
(4)为了调查该生态环境中学兔种群的密度,捕获了6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30个个体,其中有10个带有标记,雪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_个。
(5)蛇捕鼠主要依靠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鹰所处的最营养级是第________营养级。
2021-01-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期末)生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2021-01-05更新 | 322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植物群落的物种____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_____
(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