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鉴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环境容纳量是指该种群在某一环境中的最大种群数量
C.该鱼种群成年鱼及其幼体因食物来源不同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鱼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
2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挺水植物芦苇常常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B.调查草地某种植株种群密度时,需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C.在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常用到的调查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估算值将偏大
3 . 对下列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进行的是(       
A.某草场的蒲公英B.梵净山地区的金丝猴
C.某池塘的鲤鱼D.校园中的啄木鸟
4 . 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了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对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段的平均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杨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

21

15

10

7

5

4

2

0

0

0

0

松树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
(2)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利于植被生长。
(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的最大优势树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完成生殖过程
B.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D.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6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请回答:

(1)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
(2)图中信息显示,该种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随_________而变化;若一种外来生物于6月份入侵该岛,并以该种群未成熟的个体为食,这将使种群的_________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第二年的_________,最终使岛上该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
(3)8~10月份该种群的出生率为_________;适度捕猎该种动物的成熟个体的时间可以考虑选在每年的_________月份以后。
7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2020-07-12更新 | 8119次组卷 | 8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调查发现,当某地植被覆盖率低于50%时,蝗虫可大量产卵繁殖子代,而蝗虫趋水喜洼,干旱时大量蝗虫就会由干旱地区成群迁往水源丰富的地区,引起蝗灾,造成农产品大量被破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蝗虫迁往水源丰富的地区是因为这些地区植被的“绿色”为蝗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生态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
(2)蝗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消费者。为预防蝗灾,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调查蝗虫若虫(跳蛹)的种群密度。
(3)防治蝗灾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防治方法是使用“微生物农药”,即利用绿僵菌、微孢子虫、痘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蝗虫,大大提高些虫的死亡率来达到治虫的目的,该种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植物覆盖率高可更好的蓄水防旱,从而降低蝗灾发生的概率,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防止蝗灾发生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
9 .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这种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C.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后仍继续增大
2019-06-19更新 | 3135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理)
10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某鸟类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若第二营养级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第一营养级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降低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