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2-13高二下·新疆乌鲁木齐·期中
1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 、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作用。
A.维持生命活动B.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C.调节种间关系D.促进物质循环
(2)参与过程⑤的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
(3)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kJ。
(4)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_____(单位:株/m2)。
2016-11-26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高二(特长班)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生物试卷
2 . 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碳储量
(吨/公顷)
群落
A
群落
B
群落
C
群落
D
植被56.250.943.50
凋落物2.03.55.40
土壤161.9143.2117.786.1
总计220.1197.6166.686.1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___________ ;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a. 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___________。途径⑤是指,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3)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无植被覆盖的光滩上会发生演替,请写出演替的概念_____________
(4)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红树林中某种群的密度发生了变化,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的变化。
3 . 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
A.200只B.400只C.1000只D.1500只
2013-11-06更新 | 87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扬,故在野地里呈点状分布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两种常用方法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2016-08-31更新 | 8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