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先减后增D.相对稳定
2021-08-22更新 | 416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应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3 . 以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不一致的是(       
A.植株上蚜虫卵的密度——样方法
B.种群的S型增长——数学模型建构法
C.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抽样检测法
D.变形虫的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
4 . 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2018-06-09更新 | 9595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D.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田鼠种群密度,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