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研究者跟踪调查某地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记为λ,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λ

1.00

1.00

1.00

0.75

0.60

1.00

1.25

1.75

2.00

2.00

2.00

A.2009年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与2003年的相同
B.2009~2019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根据标记重捕法调查获得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可估算其种群密度
D.根据λ值,可以预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2022-09-10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上及其顶角的菌体
D.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2022-08-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B.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C.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以食物链、食物网为途径进行
D.自然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正反馈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22-08-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评估一块面积为20m×30m菠菜地受蜗牛危害的程度时,对该地蜗牛的种群密度和数量进行调查与测定。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取样方法最好是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法
B.布设的样方数量越多,测得蜗牛的种群密度数值与实际偏差越小,因此,可适当增加样方数量
C.选取的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中捕捉到蜗牛数量分别是18只、20只、19只、21只和17只,则该菠菜地中蜗牛数量大约为1.14 × 104
D.如个别样方里没有捕捉到蜗牛,则在计算时应舍弃该样方
2022-06-29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草原的退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对草原资源和生态的保护成为人类的重大挑战。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若样方中的个体数量较少,则应该_____________
(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活着长爪沙鼠和大仓鼠两种鼠类。长期观测发现,长爪沙鼠与大仓鼠会在该草原的不同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的现象,这是该草原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的具体体现。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来看,该草原上的这两种鼠类长期处于______________关系,从而导致两个种群在分布上产生了区域分化。
(3)对某地草原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多年的高强度放牧压力下,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可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若继续重牧或过牧,冷蒿草原将难以维系,最终退化或趋同于星毛委陵菜草原群落,星毛委陵菜将成为草原荒漠化或沙化的阻击者。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羊草草原中的3种禾本科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在过度放牧的条件下,冷蒿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成为优势物种;______________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据下图分析,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对羊草等幼苗根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A.浸提液浓度≥0.075g·mL-1时,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浸提液浓度≤0.050g·mL-1时,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C.浸提液浓度≥0.075g·mL-1时,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影响最大
D.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对克氏针茅和羊草生长的作用效果不同
2022-05-1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以此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C”或“D”),用图中的数字可将碳中和量的关系构建成数学模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自给自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物质循环                           B.群落演替                           C.能量流动                           D.信息传递
(3)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我国古代有“旱极而蝗”的记载。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存活。蝗虫呈两种生活状态,数量多时是群居型,体色较深,背部黑色;数量少时是散居型,体呈绿色。进入干旱季节,科研人员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蝗虫幼虫的密度来预测蝗灾。蝗灾主要是由群居型蝗虫引起的,严重干旱时,群居型蝗虫不易被天敌捕食,而散居型蝗虫易被大山雀等鸟类捕食。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分析,散居型蝗虫易被捕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0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7 . 矮鸢尾是单子叶植物纲鸢尾属的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辽宁干燥的丘陵地域中,以下关于矮鸢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矮鸢尾的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还应注意随机取样并求平均值
B.过度放牧会降低矮鸢尾所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增加矮鸢尾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D.若矮鸢尾种群密度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K值
8 . 纹白蝶的幼虫取食甘蓝菜,而步行虫是纹白蝶幼虫的捕食者。有人以90厘米的间距种植甘蓝菜,并在一组中除去杂草。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如下,正确的是(       

有杂草

无杂草

纹白蝶幼虫的死亡率

70.3%

34.8%

步行虫的数目

69

13

甘蓝菜在实验结束后的重量(公斤/植物)

0.41

0.64

A.若有杂草在甘蓝菜中生长,会降低纹白蝶幼虫的危害
B.有杂草组的甘蓝菜产量减少,可是由于杂草和甘蓝菜之间存在种间竞争
C.调查纹白蝶幼虫的密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D.在甘蓝菜地生长的杂草,可能不利于步行虫的生活
2022-03-12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桔小实蝇成虫体长7~8毫米,在很多水果果实中产卵,幼虫善食果肉,严重影响水果产量和质量。在治理虫害时,往往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捕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寄生性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桔小实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样方法估算桔小实蝇卵的密度
B.使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成虫属于化学防治
C.引入寄生蜂后立刻降低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
D.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桔小实蝇的出生率
10 . 下列实验探究中,错误的是(       
A.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要注意随机取样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C.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中,对照组的土壤要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生态缸设计要合理,生态缸口尽可能大(方便通风),且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2022-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