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地区黑尾鹿种群数量随着年份的动态变化。已知1905年以前黑尾鹿可以长期维持在1000只左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1905年之前黑尾鹿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00只
B.在1905~1925年间黑尾鹿的天敌数量可能急剧减少
C.在1925~1935年引起种群数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
D.对黑尾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若部分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2 . 除海南、西藏以外,绿盲蝽在中国其他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长江流域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为害。寄主包括棉花、苜蓿、枣、葡萄、樱桃、苹果、桃、梨等主要作物。下图为喷施杀虫剂控制绿盲蝽数量后一段时间,甜菜夜蛾(与绿盲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也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幼虫的数量统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图中时间为喷施杀虫剂后的天数,数据为每1600片叶子上的甜菜夜蛾幼虫数,对照组不做处理
A.绿盲蝽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调查绿盲蝽虫卵的密度需要注意在密集处取样
C.据图可知,喷施杀虫剂防治害虫可能会导致次级虫害爆发
D.引入绿盲蝽的天敌防治可使其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3 . 生态学家连续数年对某湖泊中天鹅与东方白鹳的数量进行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λ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t2时大于t1,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天鹅的种群数量在调查期间一直在增大,t3时达到K值
C.影响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为出生率、死亡率
D.在t3之后一段时间天鹅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为“J”形曲线
4 . 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大熊猫种群进行了调查并获得相关信息,如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分别是15、60、11,平均每1082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该大熊猫的种群密度只能采用标记重捕法
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较多,故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其增长曲线为“J”型
D.研究该大熊猫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种间关系
5 .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山上野猪数量大增,甚至出现了野猪在湖中冬泳的景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猪数量上升会导致环境容纳量改变
B.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野猪种群的密度
C.野猪以尿液划分领地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D.野猪种群密度增大,无需保护,人们可上山捕杀
6 . 研究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探讨其演替的特征和规律,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大意义。某小组调查了不同农田中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与发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相比,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的速度更慢
C.由调查结果推测,该弃耕农田最早出现的植物可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D.由调查结果推测,一年生植物可更快适应环境,可迅速繁殖和生长
7 . 某科研团队引入栽种了一片水杉,在园林工人的细心照料下,植株高大,叶色翠绿秀丽。进行了种群密度调查和生长数据监测。下表是按照水杉植株高度(h)划分等级并统计每一级的植株数量,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高度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

30

1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A.如需估算出该水杉林的种群密度,最宜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可设置为100m2
B.该水杉种群中的幼树树冠呈尖塔形,是因为侧芽生长素浓度较低,对侧芽生长无促进作用
C.《中国中药资本志要》记载水杉叶、种子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药用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该水杉林下还有多种矮小的灌木丛和茂盛的草本植物,体现了光照对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影响
8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重要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是科研工作者的常见工作内容。某小组用标记重捕法对一片面积为 3 hm² 的草原上的藏羚羊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 a只藏羚羊,全部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了b只藏羚羊,其中有c 只藏羚羊带有标记,由此可以估算该草原上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为_____ 只·hm⁻²。若上述过程中有标记物脱落的现象,则理论上实际值会_____ (填“大于”或“小于”)估算值。
(2)图甲表示一段时间内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情况,请在图乙中画出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若有其他地区的藏羚羊迁入该草原,则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_____ (填“会”或“不会”)增大,原因是_____

   

(3)调查后发现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衰退型的年龄组成特征为_____,该小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会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是_____
9 . 下列关于群落和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并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C.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D.浮游动物分布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0 . 下列有关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不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B.标记物脱落会使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结果偏大
C.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会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