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0 道试题
1 .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_____。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
(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_______(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
(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
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
2 . 为防治苹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三叶草,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改造前后一定时期内对植物园中各类昆虫种进行统计,发现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肉食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比例明显升高。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叶草与苹果搭配种植,可提高果园对光能利用率
B.肉食类昆虫通过竞争使植食性昆虫比例下降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椿象虫卵的密度
D.通过改造可能降低了植食性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3 . 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2023-06-11更新 | 914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志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灰喜鹊画眉
第一次捕捉30648(标志后放生)37(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29843(其中6只标志)32(其中8只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若第二次捕捉时扩大调查的范围,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D.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
5 .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植株中含有的有毒化学成分,阻止了动物对它的捕食;根部分泌物质抑制入侵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我国曾引入泽兰实蝇(专食性天敌)对其进行防治,泽兰实蝇将卵产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出的幼虫在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紫茎泽兰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入侵地植物占优势转变为紫茎泽兰占优势的过程没有发生群落演替
C.引入泽兰实蝇是利用了捕食关系进行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D.生物入侵往往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使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6 . 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下图为磨山西峰景区南坡和北坡几种植物的频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样方数量和样方面积要合理
B.马尾松是南坡频度最高的植物,但不一定是南坡群落的优势种
C.小叶栎是北坡频度最高的植物,说明小叶栎密度在北坡群落中最大
D.同种植物在南北坡的频度不同,说明物种占据的生态位与环境有关
2023-05-27更新 | 49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九次大考理综生物试题
7 . 布氏田鼠(天性警觉,被捕获一次后再被捕获难度增大)、草原鼢鼠(营地下生活,善于挖掘,可在地表形成土丘,常通过调查土丘数目推算其数目)是危害草原的主要鼠种。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研究人员对该草原的布氏田鼠和草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布氏田鼠的性别比例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其种群密度
B.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时,应在土丘数目较多处取样
C.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时,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低
D.调查草原鼢鼠种群密度时,需首先获取鼢鼠数与土丘数的比值
8 . 高原鼠兔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利用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对某草地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说,高原鼠兔属于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2)无人机在15m高度,以6m/s的速度飞行时对高原鼠兔的干扰效果最佳,此过程中无人机向高原鼠兔传递的是______信息。调查一定区域内有高原鼠兔活动的洞口数,可以对______进行估算。
(3)研究人员认为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依据是______
(4)有人提出要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023-05-18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5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9 . 徽山湖既有特有物种四鼻孔鲤鱼,更有凶猛的内食性鳜鱼,还有丰富多样的其他生物。其中绿藻、蓝细菌是四鼻孔鲤鱼和徽山湖沼虾等动物的食物,沼虾又是四鼻孔鲤鱼的食物。科研工作者经过10年的调查绘制了四鼻孔鲤鱼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已知在第7年大量的生活污水流进了徽山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四鼻孔鲤鱼的种群密度
B.四鼻孔鲤鱼在1~7年之间,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C.P点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水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D.第9年,肉食性鳜鱼的数量可能呈现图中相同的变化趋势
10 .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生存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生态对策包括r对策和K对策两种,下表是采用两种生态对策的种群生活史的适应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r对策K对策
初次生育年龄
寿命
成熟时间
死亡率通常低
每次生殖的后代数目很多
一生中的生育次数通常一次通常几次
亲代抚养没有精心照顾
后代或卵的大小
A.大熊猫和人都是哺乳动物,都属于K对策生物
B.蝗虫属于r对策生物,调查其若虫跳蝻的密度常用样方法
C.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抵御捕食者捕食的能力更强
D.自然界中两种生态对策种群的增长曲线通常均为“S”形
2023-05-11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