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5 道试题
1 . 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沿海分布有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秋茄是红树林群落中的植被优势种,可利用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中发现幼龄树数目最多,成年树次之,老龄树较少,年龄结构呈______型。若要对红树林群落进行整体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方面)。
(2)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红树林被各沿海城市规划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逐渐出现了野鸭等常见的动物,生物资源越来越丰富,在保护区内生活的野鸭种群数量增长应符合_____型曲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爆发严重的虫害,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防治虫害,此防治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欲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人工松树林中,布谷鸟一般栖息在树冠层,是捕捉松毛虫的能手,花鼠主要栖息在灌木层,黄鼠和野兔主要栖息在草本层。回答下列问题:
(1)布谷鸟以松毛虫为食,据此判断布谷鸟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布谷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填“布谷鸟”或“松毛虫”)同化能量中的一部分。
(2)松树林中的松树有高有低,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各种动物在松树林中的分层分布现象主要是由栖息地和___________决定的。黄鼠和野兔都会从共同食用的植物转向吃不同植物从而来达到共存,这种____________现象是生物对环境长期适应以及自然选择的结果。
(3)调查黄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若黄鼠被捕一次后,再次被捕的难度增大,则黄鼠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实际值___________(大/小)。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许多,如出生率、死亡率等。花鼠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密度。某些自然保护区在历史上曾遭受人为破坏,经过不断保护演替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顶极群落类型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该演替属于____________演替。
(5)人工林物种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常常引入多种且数量不多的其他生物,这样做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在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两栖动物是重要的中间类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观测环境变化的关键早期预警系统。图1表示某地区两栖动物物种数和平均个体数。图2为调查区域内6种优势种的动态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水体中三港雨蛙成体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与实际数据相比,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数据和该地区实际存在的三港雨蛙成体数量差距较大,原因是______。三港雨蛙的幼体具有群聚现象,如果数量过多,死亡率将增加,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2)图1中调查的物种数不能代表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原因是______。从图1中数据可知,2016年平均个体数的数值最大,但是物种数却不是最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4-06-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是海水生态养殖模式中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营养层次”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
B.牡蛎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C.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海带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海参等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用样方法估算其种群密度
2024-06-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因素等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表示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查
B.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外因的影响
C.年龄结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因
D.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为①
2024-06-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6 . 图甲是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乙是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生态学调查后绘制的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曲线表示种群在____的环境中增长。若计数后发现,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每天都增加n倍,则在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可以用数学模型Nt=____表示。
(2)图乙中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图甲中____(填“A”或“B”)曲线型增长,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15年____(填“是”或“否”)达到最小值。
(3)若在10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
(4)利用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024-06-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7次半月考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7 . 下面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2是该草原生态系统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1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图1中,含有_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______个营养级
(2)通过_______法调查图1中食虫鸟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食虫鸟,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食虫鸟的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食虫鸟中有部分被猫头鹰捕食,则会导致食虫鸟的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偏大/偏小)。
(3)图2中c表示_______,g获得的h来自第________营养级。
(4)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24-06-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真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白山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2)对长白山生物种类的调查属于在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多样性层次上进行的调查。
(3)调查褐马鸡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决定褐马鸡种群密度的大小。
(4)小五台山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带,这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024-06-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9 . 安徽庐江某地试点藕田养鱼的种养结合模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中层主要是杂食性的鲫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鳝鱼等。此外还有少量以其他鱼类为食的黑鱼。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被捕食者的角度分析,该群落投放少量黑鱼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理不科学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中藻类生长和繁殖。科研人员对水体中某种藻类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将样液稀释100倍,再进行计数。实验用具规格和观察到的1个计数室(含25个中方格)中细胞分布如图1所示,则1L样液中,该藻类的数量是______个。   
(3)图2为水体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细菌,它产生的毒素会污染水体。   

①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植物体内N、P的直接去向有______(答出2点)。
②推测随着水体营养化程度加深,微囊藻数量持续增加的原因有______(答出2点)。
(4)该藕田鱼塘后期缺乏管理,导致施肥停止且水位下降,最后杂草丛生。推测该过程中莲藕数量下降而杂草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0 . 为揭示祁连圆柏种群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人员调查了祁连山中段不同海拔高度6个400m2的样地祁连圆柏幼苗的数量与空间分布,幼苗数量如下图所示(幼苗暂无繁殖能力,按高度划分为8个高度级,级别越高树龄越大),在母树周围一定距离内其幼苗分布较为密集,而超出这一距离范围时聚集程度逐渐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幼苗总数除以样方总面积所得估算值即为祁连圆柏的种群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3400m海拔处祁连圆柏的年龄结构一定为增长型
C.海拔2600m处幼苗数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种子萌发率低或幼苗死亡率高
D.母树周围距离不同时幼苗的聚集程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