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群落内存在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分化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域共存机制有利于维持群落的________(答出1点)。存在同域共存机制,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菜粉蝶幼虫啃食叶片,而成虫吸食花蜜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三裂叶豚草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给农作物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比较了三裂叶豚草入侵和非入侵时荒地早春植物群落的各物种生态位宽度,结果如图所示。三裂叶豚草入侵,对______的生存有利,对________的生态位宽度影响最大。
   
(4)鸣叫计数法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鸟类鸣唱,随后对所录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测量并绘制的音图结构可精准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音调变化,进而辨别个体。相比于标记重捕法,鸣叫计数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对某区域某些种类成年鸟数量的调查在每年的不同季节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2 . 在石质潮间带,星状小藤壶固着生活在较浅的区域,藤壶固着在比较深的区域。但在比较深的区域却发现大量星状小藤壶的幼虫。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藤壶生长曲线与星状小藤壶存活数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两种藤壶的种群密度
B.光热等非生物因素不能影响藤壶的生长速度
C.藤壶的生长速度可能影响星状小藤壶的生存
D.藤壶的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
3 . 某寒温带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集原始森林、草甸、湖泊、湿地、溪流等多种自然资源为一体,景观纷呈,物种多样。大型食草动物驼鹿,便生活在这片美丽而多变的天地中。

(1)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驼鹿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绘制了驼鹿种群数量 比值与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图 1) , 当 t 为 b、e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当 t 为a~b 时,驼鹿的出生率_______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死亡率。
(2)图2 表示甲、乙两种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由曲线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生物的种群增长符合_______型增长。假设乙生物为某种海洋经济鱼类,渔民要想持续获得较大捕获量,应选择在_____点左右捕捞。

(3)图3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2 个计数室。用血球计数板制片的具体操作步骤:先将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然后让样液自行渗入。
(4)图4 是计数室中一个小方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 O代表酵母菌) ,计数室的边长为 1mm×1mm,深0.1mm,酵母菌溶液稀释了 100倍, 则1ml溶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个。
4 . 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的影响,研究者于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在城市森林边缘开展增加光照实验,每日特定时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分为植食、肉食、腐食三类(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捕捉节肢动物需采用标记重捕法
B.增加光照对不同种类节肢动物活跃度的影响程度不同
C.人工光照处理对节肢动物活跃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
D.增加光照后植食性节肢动物减少可能是被肉食性节肢动物捕食所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研究人员对我国某个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的自然保护区30年后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森林群落的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代表未受干扰群落的生物量的是__________(填“S1”或“S2”)。随着地形起伏变化,调查样地内的植物分布也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不同生物群落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已不存在,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演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恢复群落中生长在同一区域内乔木层的樟树和白桦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要研究樟树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4)由于上游企业偷排污水,导致该保护区内的河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引起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研究人员用血球计数板(对某单细胞藻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治理前后分别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2所示,左、右图分别为治理前、后某单细胞藻类计数情况(一个计数室共25个中格)。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减少了__________个/L。
2024-02-0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一)以下是人工养殖鱼塘各部分能量记录表。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食。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字母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轮叶黑藻和苦草同化的能量

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

草鱼粪便中的能量

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殖的能量


a

b

c

d

e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____________。草鱼粪便中的能量是否全部属于轮叶黑藻和苦草流向分解者的部分:___________(填“是”或“否”)。据表分析,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cm2·a)(用表中字母表示),从轮叶黑藻和苦草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100%(用表中字母表示)。
(2)池塘养鱼,可采取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这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_____________。鳙鱼和鲢鱼喜欢在上层水域活动,背鱼则喜欢在底层水域捕食,草鱼主要在中间水域活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
(3)在人工鱼塘中种植莲藕可以增加经济效益,但是种植过多会导致草鱼减产,请分析草鱼减产原因:___________

(二)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一个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6次实际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称为___________模型。
(5)结合图中信息,估算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只。
(6)参照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的要求,为使调查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去除取样法调查时需要提出合理的假定条件:在调查期间,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4-01-28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7 . 某淡水湖近年来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被上游有毒物质重度污染,水色发绿、水体浑浊,蓝细菌、绿藻频繁爆发。图1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该水体中部分营养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质恶化后,湖泊自身的净化作用不足以消除大部分有毒物质,原因是____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是有限的。
(2)该湖泊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部分水生植物能通过抑制蓝细菌的繁殖而净化水体,同时也能作为观赏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1中未表示出的成分是____。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两部分。
(4)图2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a的相对数值为____,能量在Ⅰ、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利用鲢鱼、鳙鱼以蓝细菌为食,鲳鱼以粪便等有机碎屑为食的特性,研究人员向水体中投放鲢鱼、鳙鱼和鯝鱼尝试对水体中蓝细菌进行控制,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分析实验结果,在三周内能够有效控制蓝细菌数量的方法是____(填图中组别名称)。
②研究人员运用标志(记)重捕法对该湖泊内的鲴鱼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80条,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数为60条。若因机械挤压造成已捕获的10条标记个体中有2条死亡,则会导致估算值比实际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2024-01-2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黔南荔波县境内,春秋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保护区内冬青、小叶蚊母树、小叶榕树等喜水树种常在溪畔扎根;溪流穿石而过,冲刷着石头上的青苔,螃蟹寸步难行;溪水中的大鳞金线鲃、长须金线鲃、小口缕鱼等鱼类享受着溪水带来的美食;林中有林麝、猕猴、红隼、凤头鹰等保护动物;形成“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中有鸟、溪流回环”的壮美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茂兰保护区的生物群落类型是____,其中的动物具备的适应性特征有____(答出两点)。
(2)调查保护区内的小口缕鱼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法,原因是____
(3)下图为茂兰保护区3种猛禽的种群密度在1年中的变化,由图可推测____属于候鸟;3种猛禽的数量变化规律揭示,茂兰保护区生物群落的____随着季节发生改变,群落呈现季节性。
   
(4)与草原生物群落相比,茂兰保护区生物群落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更强,从群落水平分析其原因有____(答出2点即可)。
2024-01-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湖泊A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不仅影响水环境的景观效果,还会引起水源污染。 某研究小组选取了下列5种典型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旱伞草、千屈菜、菖蒲;漂浮植物:水葫芦;沉水植物:黑藻),以池塘污水作为检测对象,探究上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湖泊A的边界和范围属于__________水平的研究,调查该湖泊中蓝细菌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空白对照组中氮、磷含量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4)挺水植物既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又具有很好的景观效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若为了追求景观效应和经济收益而清除旱伞草、千屈菜和黑藻,单一种植菖蒲,则该池塘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中的水葫芦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水体二次污染,研究人员提议在池塘边建立以水葫芦为材料的饲料加工厂,饲料用于喂鱼,打捞池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这种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7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州市番禺区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5次考试生物试题
10 . 太湖属大型浅水湖泊,受风浪扰动底泥易再悬浮,使水生植物自然恢复困难。为修复太湖退化湿地,研究人员开展多层生态围隔系统修复及植被恢复设施研究,解决了水生植物恢复的难题,有效提升了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请回答问题:
(1)湿地具有蓄洪抗旱、调节区域气候、_____等功能,还能为人类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湿地水生植物根系可有效改善水质,其原因有_____
(2)风浪扰动引起底泥悬浮导致水生植物难以自然恢复的原因是_____
(3)研究人员采用的多层生态围隔与湿地植物立体群落修复设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实现在短期内对水生植被进行恢复,其原因在于_____
(4)为研究链、鳙放流对无锡三国城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向围栏内投放鲢、鳙鱼苗,在8~11月份每月15日左右采样测定围栏内外浮游植物优势种属的优势度(如下表)以及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如下图)。
藻类类别种属围栏内围栏外
蓝藻门 微囊藻属0.760.77
假鱼腥藻属0.030.06
卷曲鱼腥藻0.020.02
细小平裂藻0.030.02
旋折平裂藻0.030.02
硅藻门 梅尼小环藻0.02-
谷皮菱形藻-0.03
隐藻门啮蚀隐藻-0.02

尖尾蓝隐藻0.020.02

①夏秋季节,三国城水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属是_____,其是鲢、鳙主要的食物来源。
②据图分析,投放鲢、鳙后,8~10月份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是_____;11月份围栏内浮游植物密度上升幅度大于围栏外,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③底栖动物的丰富度与水质改善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太湖生态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填字母)。
a、太湖的物种组成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b、太湖治理中增加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有利于水质提高
c、太湖水域底栖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标记重捕法
d、水生植物的修复为植食性鱼提供了良好的产卵和孵化环境
2024-01-26更新 | 5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