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B.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用样方法调查道路两旁绿化带中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做预实验
2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某植物时,样方边上的个体应全部计数
B.对于蚜虫、昆虫卵等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随机取样调查某植物,若某个样方计数为0,则应舍去
D.采用标志重捕法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
3 . 在连续五年内,某池塘中鲫鱼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依次为1.5、1.8、1.5、0.8、0.5,一年中不同月份池塘内鲫鱼的水层分布有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第一年与第三年该池塘中鲫鱼的增长率相等
C.第二年至第五年该池塘内鲫鱼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D.一年中不同月份该池塘内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变化
4 . 调查种群密度或丰富度时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结果偏大的是(       
A.使用大网眼的鱼网进行标志重捕调查池塘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B.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未振荡试管取培养液
C.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土壤中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2019-11-16更新 | 39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如图是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与本地植物秋茄在不同水盐度样地中的光合速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互花米草和秋茄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B.用样方法调查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C.对互花米草进行适当遮光处理,可以控制互花米草种群数量
D.因为互花米草比秋茄更耐盐,可以在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互花米草来保滩护堤,促淤造林
6 .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农田撂荒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研究人员以A地弃耕玉米田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撂荒2年后A地形成以沙芦草等低矮喜阳耐旱植物为优势种的草本群落。4年后,一些适合生长在中生湿生环境,体型较大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而喜阳小型草本不再是优势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A地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一般采用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此种演替属于_____演替;与撂荒初期相比,4年后A地土壤含水量______;喜阳小型草本不再是优势种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体型较大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竞争_____
处于劣势。
(3)要研究A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用___法进行统计。
(4)同为黄土高原撂荒的B地,近30年来优势种始终是一些喜阳的草本植物,
A.B两地群落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地________(填光照”“水分”或“温度”)条件不同B地群落中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垂直结构
2019-09-30更新 | 62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生物试题
7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8 . 某地山区有甲、乙两块森林砍伐迹地封山育林的20年中,甲地自然恢复生长,乙地山民种植了一些乔木进行恢复,下表是两群落中植物类别、物种数量统计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集表中的物种数量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
B.调查结果显示甲、乙两地在第20年时物种丰富度最高
C.第10年甲砍伐地各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都达到最大
D.表中数据说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
2019-08-1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同时要保证样本数量足够
B.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不能用样方法
C.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D.为方便调查统计,不论什么植物,样方大小最好都选择1 m 左右
10 . 草原毛虫是危害高原牧区草类草地的主要害虫之一,其采食行为改变了草地植物的群落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草原毛虫对高寒草小嵩草草地植被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植物覆盖地面的百分率)、群落高度(植物的平均高度)以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草原毛虫在该草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______________营养级,调查草原毛虫的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
(2)研究过程中随机选取若干个实验小区,每个小区设计毛虫移除(实验组)和不移除 (对照组)2个处理,在每个实验小区用________ (填调查方法)调查植物种类,记录每种植的个体数、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部分结果如下。

①由上表可知,移除草原毛虫后,杂类草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不利于杂类草植物的有性生殖,使___________,直接导致杂类草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据表推测,草原毛虫主要采食___________类植物,这种选择性采食改变了各种植物间___________关系(的强弱),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
②由上图数据可知,草原毛虫对群落高度影响较大,表明草原毛虫在采食时,以植物___________(填“地上”或“地下”)部分为食,这里群落高度的改变(由平均高度3.8cm降至3.0cm),___________ (填“影响”或“不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
(3)科研人员发现,虽然草原毛虫对草地植被盖度和地上总生物量影响不大,但却降低了草原植物的多样性,说明草原毛虫可以改变群落的___________方向,加剧草地退化,阻碍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9-08-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