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优势地下啮齿动物(喜食杂类草植物根茎),每年3~6月进入繁殖期,其采食、挖掘洞道及推土造丘行为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产生多种影响,为了更好的保护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科学防控草原鼠害,某科研小组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程度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采用土丘系数法(土丘系数=实捕鼢鼠数/土丘数)调查地下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调查发现9个标准地(面积为)的土丘数为a,鼢鼠种群密度为______。调查期间,每天9:00~12:00在高原鼢鼠新推土丘位置附近利用探钎探明并剖开其活动洞道,并在洞道中布设10个活捕笼,该操作的意义是______
(2)高原鼢鼠挖掘行为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产生多种影响。一方面造成草地土壤更新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另一方面,当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超出______时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因其违背了______原理。
(3)由于高原鼢鼠种群特征对环境因子存在滞后效应,分别在春季(3~5月)、秋季(8~10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表为2014~2019年间高原鼢鼠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变化,图为高原鼢鼠种群参数的变化
表高原鼢鼠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变化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春季试验区平均地温

4.5

5

4

3.5

6

5

春季试验区雨量指数

18

10

29

24

6

50

秋季试验区平均地温

8

8.5

9

8

7.5

8.5

秋季试验区雨量指数

8.5

8

12

16

23

15

地上生物量

23.5

30

28

33

24

34

地下生物量

740

1000

600

540

860

780

高原鼢鼠种群参数年变化(2014—2019年)
①年际间种群密度、存活率整体呈______趋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季节间存活率和种群补充量呈______趋势,其原因分别是______
③春季杂类草生物量和高原鼢鼠种群特征有很高的关联度,分析原因______
2024-04-22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2 . 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由南四湖组成,统称微山湖。南四湖位于鲁西南,微山湖区物产富饶,素有“日出斗金”之称。湖区水资源门类比较齐全。鱼类现有78种,浮游植物共116种,浮游动物248种,水生维管束植物74种,渔业生物饵料相当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山湖中所有鱼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微山湖是巨大的“碳库”,对于碳循环的稳定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当地政府开发了生态休闲旅游路线,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为微山湖的维护提供资金支持,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在微山湖生态系统中,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鱼的种群密度,为持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鱼的种群数量最好控制在K/2左右
3 . 驼鹿是一种既能上山文能下河的大型食草动物,以一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物。科研团队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对南翁河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驼鹿种群的监测发现,驼鹿几乎没有天敌,自由繁衍生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驼鹿在保护区内的生态位是稳定的,是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保护区内驼鹿几乎没有天敌,预测其种群密度会持续增大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可调查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
D.驼鹿作为一些植物的捕食者,有利于增加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
4 . 除海南、西藏以外,绿盲蝽在中国其他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长江流域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为害。寄主包括棉花、苜蓿、枣、葡萄、樱桃、苹果、桃、梨等主要作物。下图为喷施杀虫剂控制绿盲蝽数量后一段时间,甜菜夜蛾(与绿盲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也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幼虫的数量统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图中时间为喷施杀虫剂后的天数,数据为每1600片叶子上的甜菜夜蛾幼虫数,对照组不做处理
A.绿盲蝽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B.调查绿盲蝽虫卵的密度需要注意在密集处取样
C.据图可知,喷施杀虫剂防治害虫可能会导致次级虫害爆发
D.引入绿盲蝽的天敌防治可使其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重要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是科研工作者的常见工作内容。某小组用标记重捕法对一片面积为 3 hm² 的草原上的藏羚羊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 a只藏羚羊,全部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了b只藏羚羊,其中有c 只藏羚羊带有标记,由此可以估算该草原上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为_____ 只·hm⁻²。若上述过程中有标记物脱落的现象,则理论上实际值会_____ (填“大于”或“小于”)估算值。
(2)图甲表示一段时间内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情况,请在图乙中画出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若有其他地区的藏羚羊迁入该草原,则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_____ (填“会”或“不会”)增大,原因是_____

   

(3)调查后发现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衰退型的年龄组成特征为_____,该小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会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是_____
6 . 杜松在水土保持、保土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对内蒙古自治区西营子杜松进行调查时发现杜松在该地区的分布呈条带状,以基径(基部茎周长)划分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Ⅰ~Ⅲ径级为幼苗,Ⅳ~Ⅵ径级为中树,Ⅶ~Ⅷ径级为成树。图2为不同径级杜松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杜松进行年龄结构调查时采用样方法中的_____(选填“五点取样”或“等距取样”)法取样,由图1可知杜松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图2中成树的死亡率高是导致小树生存率高的重要因素,原因是_____(写出两点)。
(2)由于杜松成年树高度可达10米,以杜松为优势物种的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较为复杂,这为该群落中的动物创造了_____。杜松在群落中地位或作用称为该物种的_____
(3)死亡的杜松以及杜松的残枝落叶能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杜松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两个去向是_____
7 . 长江口滨海湿地曾经广受互花米草入侵困扰,在清除互花米草后,其原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科研人员猜测是因为水鸟(多为肉食性)减少的结果,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猜想水鸟减少影响植被恢复效果,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在海岸线上选取样点,在样点处对经过的水鸟进行直接计数,以统计水鸟的数量。样点选取一般采用____________取样法,以确保取样的____________。相对于标记重捕法,直接计数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希望进一步研究水鸟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填写表格:
步骤操作
选取样地选取大小相同、①____________的数块样地均分为三组,去除其中②____________,记为A组、B组和C组。
样地处理在A组、B组和C组样地中种植等量的某种单子叶植物,A组放置拦鸟网阻拦水鸟进入,B组③____________,C组引诱更多水鸟。
数据统计一段时间后,收获A组、B组、C组各样地所有植物,烘干并④____________(不直接用样方法计数,原因是⑤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若⑥____________,说明水鸟对植被恢复有利。
(4)科研人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水鸟数量增加会提高湿地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土壤微生物增加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是___________
8 . 河岸湿地处于水体与陆地之间,成为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广泛交换区。河岸湿地分布广泛且结构组成复杂,环境时空变化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河岸湿地作为水体与旱地的过渡带,生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复杂的以营养为纽带的_____________。河岸陆地和河水水域的生物种类有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
(2)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河岸湿地单位面积土壤的含碳有机物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河岸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维持其稳态。河岸湿地易因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在修复受损的湿地时,需要根据不同物种在湿地群落中的_____________差异,及时补种合适物种的植物。
(4)狭叶香蒲是多年生根茎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河岸湿地,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狭叶香蒲的花粉和根茎均可入药,具有止血镇痛、利水消肿等功效,其嫩茎叶也可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人为采集导致某河道的狭叶香蒲数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降低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
9 . 下表为科研人员开展野外人工降雨围栏实验时统计的相关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其他

半干旱

24

6

55

15

增加降水

24

32

33

11

表1植物物种相对生物量(%)

克氏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其他

半干旱

57

23

8

12

增加降水

31

49

6

14

表2田鼠食谱组成(%)
A.以鼠洞洞口数量多少作为田鼠种群大小指标时,可在洞口附近使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由表可知增加降水更利于羊草的生长,田鼠食谱比例也发生改变
C.由半干旱时期糙隐子草的相对生物量比例最大,可知田鼠最不喜欢摄食糙隐子草
D.雨季时随着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会导致此时期羊草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10 . 东洞庭湖保护区是国际著名的湖泊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许多鸟类集中在湿地上或湿地周围,形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的生态系统。科研人员以4种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和不同分布生境情况:

鸟类名称

种群数量

觅食生境1

觅食生境2

觅食生境3

觅食生境4

小鸊鷉

++++

草滩沼泽(40%)

苔草沼泽(30%)

水塘(30%)

(0%)

夜鹭

+++++

水塘边林(35%)

林缘地带(64%)

开阔水域(1%)

(0%)

小天鹅

++

草滩沼泽(23%)

苔草沼泽(43%)

滩涂边芦苇(18%)

芦苇(16%)

绿翅鸭

+++++++++

草滩沼泽(67%)

苔草沼泽(4%)

滩涂边芦苇(24%)

开阔草地(5%)

注:“+”表示种群数量,“+”越多表示种群数量越多,百分比是指的在相应觅食生境获得的食物占总食物的比例
(1)科研者用鸣叫计数法来调查洞庭湖的某些国宝级濒危鸟类,通过将某种鸟的鸣叫或鸣唱录音在野外播放,吸引同种鸟类反应并据此来推算种群数量。鸟类鸣叫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______信息,推测不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答2点即可)。
(2)表中鸟类在群落中最占优势是______,从觅食生境来看,与其他3种鸟类生态位重叠度最小的是______。推测小天鹅和绿翅鸭降低种间竞争的方式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