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2只鼠,第二次捕获36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2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
A.126只/公顷B.117只/公顷
C.121只/公顷D.113只/公顷
2 . 下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其属于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__________,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物种种群的基因库。
3 . 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严重威胁农牧业生产,干旱裸露的河滩是其最佳的产卵场所。下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在华北地区研究“牧鸭治蝗”时构建的鸭—蝗虫模型,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为蝗灾的治理提供依据。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水持续偏少年份更容易导致沙漠蝗虫爆发,我国人民通过及时灌溉,控制河床水位等措施从根本上降低蝗虫种群________________,有效控制蝗灾爆发。古籍载有:“捕得蝗,刺孔点以痘浆,放令飞去,痘毒传染,其种自灭。”痘毒与蝗虫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关系,最好在图中蝗虫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时接种病毒进行防治。
(3)按箭头方向分析,鸭—蝗虫模型中,鸭数量由P2→P3的过程中蝗虫种群种内竞争逐渐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效控制蝗灾,应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与化学防治相比,牧鸭治蝗等生物防治的优势有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4 . 浅水湖泊养殖过程中,含N、P的无机盐含量增多,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驱动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转换,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进一步调查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是一种蓝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形成曲线如图2所示。

(1)据图2可知,三种藻类数量随着营养化程度的提高均发生变化,微囊藻的数量可通过___法进行调查,其中导致鱼鳞藻数量不断下降的原因属于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湖泊中的微囊藻属于___。图2中,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可种植茭白、莲藕等挺水植物获得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___关系抑制微囊藻的繁殖,治理富营养化,这遵循生态工程的___原理,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___的平衡。
(3)要研究湖泊中草鱼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至少答出两点)。
(4)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科研人员对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鱼鳞藻、脆杆藻同化的能量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草鱼粪便中的能量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301.2115.615.255.642.4
据表分析,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KJ/(cm2·a),从藻类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保留一位小数)。
5 . 桃蚜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喜欢群居,活动能力较差,危害多种作物。在桃蚜生活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草蛉等多种昆虫都会捕食桃蚜,科研人员发现,当桃蚜数量爆发时,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能吸引草蛉的成虫,使其迅速定位猎物。
为探究合适的桃蚜防治方法,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同种作物若干,随机均分为CK、T1、T2三组,每组接入桃蚜成虫100只,CK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T1组每隔7天投放一定量的草蛉,T2组每隔7天喷洒相同浓度的吡虫啉悬浮剂(1种杀虫剂,存在生物富集现象),3周内定期调查各组作物上桃蚜的种群数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CK组后期桃蚜数量爆发不再记录)。实验结果为:

组别

处理前

处理后1天

处理后7天

处理后14天

处理后21天

CK

100

184.33

287.55

T1

100

106.86

75.65

53.22

37.12

T2

100

7.58

14.11

21.78

38.36

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桃蚜的草蛉属于第_____营养级。为调查某片农田中桃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在草蛉定位桃蚜的过程中,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组T1使用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请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T1组出现处理后1天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T2组的防治效果_____,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与T2的防治方法相比,T1组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至少答出2条)。
6 . 研究人员利用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林、人工恢复形成的低密度的华山松人工林和较高密度的油松人工林,进行不同恢复途径下乔木层结构动态演替的研究,如图为乔木层结构与时间关系的研究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华山松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油松人工林中,油松为群落中的优势种
C.低密度人工林与次生林的总密度趋势相同
D.较高密度造林模式优于低密度造林和自然恢复
2021-05-03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五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7 .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图甲为某家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某种昆虫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将家鼠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甲中的曲线____________(填“A”或“B”)。
(2)调查家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若家鼠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图乙表明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往往也有差别。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
(4)图乙的实验常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主要是考虑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蚂蚁森林”是支付宝的一项公益活动用通过步行、乘公交等“低碳”生活方式获取一定的“能量值”,用以在“蚂蚁森林”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蚂蚁生态伙伴们就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真正的树。据统计这项公益活动目前已经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亿棵树,包括胡杨、樟子松、沙棘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明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上事实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进行。
8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黄莺聚集在树干上,后又成群飞起,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特征
B.春天日照时间变长,燕子求偶、筑巢,体现了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调查某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D.人踩到之处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于周边,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9 . 高原雪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赤狐、狼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后一年数量与前一年数量之比(Nt+1/Nt)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
B.当t为c~e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赤狐、狼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据图可知,调查过程中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并非“S”型增长曲线
2022-09-09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用标记重捕法重捕时,有的标记个体死亡,则计算出的数值偏大。
C.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