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在用样方法调查某块草坪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拟定的设计方案中,合理的是(       
A.若蒲公英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B.计数样方中蒲公英的数目即为种群密度
C.只需取1个面积为1m2的样方
D.在蒲公英密集的地方取样
2 . 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政策实施以及人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往销声匿迹的珍稀动物如华北豹(太行山林区的顶级掠食者)现身“秘境之眼”——野外红外摄像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华北豹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侵占了它们的栖息地
B.可通过样方法调查林区不同种植物的数量以评估植被恢复情况
C.利用“秘境之眼”持续观察华北豹种群可了解该地区物种丰富度
D.华北豹种群数量回升有利于提高本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_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根据图中信息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种种群的K值。
(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
4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5 .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9月20日是“全国珊瑚日”。珊瑚礁是由珊瑚虫和珊瑚虫骨骼等相关成分组成的,虫黄藻是一种可以在珊瑚虫体内生存繁殖的海洋藻类。在全球变暖、海洋酸化或人类活动影响下,虫黄藻会从珊瑚虫体内逃逸,将引起珊瑚白化死亡。虫黄藻、珊瑚虫与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黑色箭头表示捕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研究者分别在3、6、9m水深地段布设50m的皮尺,用水下摄像机拍摄,统计每缚:50cm×50cm照片中各种珊瑚个体的数量,此调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法;若某一种珊瑚出现的频度最高,而且对群落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可初步确定其是该群落的______
(2)除捕食外,图中所示的种间关系还有________________。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造礁、护礁、固礁、防浪护岸及旅游观光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3)为修复某退化严重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我国科研人员对原生珊瑚进行保育并人工移植珊瑚,修复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珊瑚覆盖率提升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填“原生珊瑚”或“移植珊瑚”)。提升珊瑚覆盖率可以减缓珊瑚礁退化为藻礁(藻类茂密生长的礁区),结合图1分析,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4)结合以上信息,请提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6 . 库布其沙漠原本是一片草原。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加上自然因素,库布其逐渐演变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对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生态修复,种植了大量沙漠植物,如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和榆树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库布其沙漠已从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繁荣的绿洲。回答下列问题:
(1)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当地胡杨树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取样时除注意随机取样外,还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选择了耐寒耐旱的枸杞、羊草、胡杨树、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在胡杨林下种植羊草,除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3)在对库布其沙漠进行生态修复过程中,最初种植的人工林需不断地人工维持和管理,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甲、乙、丙是A、B两个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的三种类型,科研人员随机调查了库布其地区两物种对空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发现乙类型最常见,从生态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实验表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都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
B.若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渔网网眼过大,则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明显偏小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8 . 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强,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D.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以降低其K值
9 . 粪使DNA标记重捕法是通过调查动物的粪便,获取其中的DNA,根据DNA的特异性序列来确定种群的个体及数量,在调查区域不同地点的同一个体的粪便数据中,其中任何一次记为标记,其它看作是该个体的重捕,再通过计算得到种群密度。下列关于该标记重捕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粪使DNA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警觉性高,不易为人类观察到的兽类种群
B.粪便DNA标记重捕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
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动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D.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标记重捕法对动物的干扰和标记物引起的误差
10 .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稳定性。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3)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_________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____________表示。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