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图1为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是图1某时刻台盼蓝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视野下计数室局部图像(实心表示染成蓝色),图3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
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时开始产酒,de段数量减少与酒精含量过高有关
C.图2的中方格内酵母菌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相等,此时对应于图1的cd段
D.酵母菌发酵产酒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
2 . 塞罕坝历史上曾是一片绿洲,由于大肆砍伐,绿洲逐渐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1962年,国家批准在塞罕坝建立机械化林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林地面积108.6万亩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稳定性。然而,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什么(请答出两点)?___________
(3)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原因是:_________
(4)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_________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_________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原理。
2021-05-19更新 | 2682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检测(二)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大熊猫粪便中提取DNA,通过PCR技术扩增DNA来区分不同大熊猫个体,进而统计大熊猫种群密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调查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
B.PCR扩增的序列应在大熊猫的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C.大熊猫粪便中的脱落细胞可为PCR提供模板DNA
D.不同粪便样本的PCR扩增结果一定存在明显差异
4 .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胡桃揪

94

92.16

8

7.84

0

0

白桦

138

34.24

125

31.02

140

34.74

红松

60

4.22

307

21.57

1056

74.21

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
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
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
2010高三·湖南·学业考试
名校
5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7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鄂西南三校联盟(鹤峰一中宣恩一中来凤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
6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m2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C.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应使该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2中C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D.图3中,15-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7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2019-01-30更新 | 4812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图1是研究人员在每年植物生长期(4~8月)对某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调查的结果;图2是对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因素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可能是因为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
B.放牧导致田鼠种群密度增加,可能是因为田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
C.距离道路越近田鼠种群密度越高,可能是因为其天敌对车辆回避导致数量较少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小
9 . 研究人员对甲、乙和丙三个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被进行调查。三个群落的优势种都为细叶青冈(一种常绿阔叶树种),用K、K和K表示优势种的K值,植被的物种丰富度甲>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优势种的种群密度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都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三个群落优势种细叶青冈的K值不一定表现出K>K>K
C.三个群落的优势种的优势越明显对群落丰富度的提高就越有利
D.三个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群落演替可能继续进行
10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B.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适度捕捞大鱼该鱼种群年龄组成将变为增长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