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薇甘菊是多年生绿色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能攀缘、缠绕于乔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因此,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有机碳含量/thm-2未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重度入侵区域
植被碳库51.8550.8643.54
凋落物碳库2.013.525.42
土壤碳库161.87143.18117.74
总计215.73197.56166.70

A.调查薇甘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薇甘菊与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种间竞争
B.薇甘菊的入侵对原有物种造成的影响,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C.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这些碳的主要去路是以食物形式流向初级消费者
D.随着微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微甘菊入侵导致附主死亡,增加凋落物量
2022-03-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啮齿动物是草地上的主要野生消费者,为了合理利用草原,科研人员对呼伦贝尔草原的放牧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1、2、3所示;下表为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放牧方式连续放牧禁牧季节轮牧
丰富度指数(R)0.60±0.230.42±0.150.58±0.42
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R=(S-1)/InN,S为物种数,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数
A.调查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
B.三种放牧方式中连续放牧啮齿动物总捕获率最高,可能是连续放牧使植被变矮,易被捕获
C.三种放牧方式中季节轮牧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
D.禁牧区啮齿动物的数量最少,且物种丰富度也最低,推测禁牧可能会降低种间斗争的激烈程度,使鼠害发生的可能性变小
2022-05-08更新 | 1618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主要由大湖池,沙湖、朱市湖、象湖和常湖池等湖泊(保护区管理局自2000年获得了以上湖泊的使用权和管理权)组成,是重要的白鹤越冬栖息地。白鹤白天主要在碟形湖(封闭浅碟形洼地)浅水处觅食﹑集群停歇,夜栖于碟形湖辽阔的浅水之中。如图是1983~2011年连续监测到的白鹤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鄱阳湖白鹤种群数量时,可用望远镜逐个计数
B.1993~1998年白鹤数量减少的唯一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栖息地与繁殖地之间的长途迁徙,对白鹤种群起到定向选择作用
D.人类活动影响了碟形湖生境是2000年前后白鹤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4 . 棉蚜主要危害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通草蛉是棉蚜的捕食性天敌。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释放普通草蛉和施用农药分别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分别在处理后的第6天、第12天、第18天测量田中的棉蚜减退率[(处理前棉蚜数-处理后棉蚜数)/处理前棉蚜数×100%]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进行棉蚜种群密度调查,对照组棉蚜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B.生物防治的原理是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生物防治田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化学防治后,随时间的推移,种群密度对棉蚜数量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
D.依据棉蚜减退率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化学防治使棉蚜的种群数量变化呈衰退型
5 .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0只鼠,标记后放回原地,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72只鼠,其中带标记的鼠有18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草原鼠害时不宜采用样方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240只
C.若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很可能不准确
D.若鼠被捕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该区域鼠的实际种群数量大于调查结果
6 . 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2019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15000m2,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碎片类型

植株数(株)

幼树

小树

成树

合计

5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公顷碎片

57

8

17

82

连续森林

39

22

26

8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5000m2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
B.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C.生境破碎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2021-11-09更新 | 376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生命系统具有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多个层次,种群和群落是其中的两个层次。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田鼠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推测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增长模型(每天)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
C.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可以体现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
D.群落的垂直结构往往引起种群的镶嵌分布,立体农业的原理是合理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
2020-12-2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8 . 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的图像形式,该模型称为物理模型
B.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动物种群的数量约为115只
C.部分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D.为了调查结果接近真实值,调查不需要求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被捕捉的机率相同
2024-04-26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胡桃揪

94

92.16

8

7.84

0

0

白桦

138

34.24

125

31.02

140

34.74

红松

60

4.22

307

21.57

1056

74.21

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
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
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
10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B.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适度捕捞大鱼该鱼种群年龄组成将变为增长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