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调查生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的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暗性
B.调查古树木、跳蝻和某种蛇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
D.用样方法调查数量较少的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在蒲公英分布较多的区域增加样方数
2023-03-1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强,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D.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以降低其K值
3 .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灰鹤尿液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2022-08-22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8月第一次联合测评生物试题
4 . 织纹螺又名海丝螺,盛产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体内含有一种热稳定性极高的海洋生物毒素—石房蛤毒素,该毒素能够与神经元及肌膜上的Na+通道蛋白结合,阻断Na+内流。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织纹螺的种群密度
B.经高温煮熟后的织纹螺可以放心食用
C.石房蛤毒素能够抑制静息电位的形成
D.人若误食织纹螺,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
2022-08-2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生物试题
5 . 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2019-01-30更新 | 4812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记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类似图2中的曲线X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
2022-08-18更新 | 9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庭橘》中写到“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橘树果实色泽鲜亮,极具观赏价值。红蜡蚧刺吸汁液会影响橘树的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红蜡蚧若虫的种群密度
B.施用信息素干扰红蜡蚧交尾是一种化学防治手段
C.施加适量植物激素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D.适时进行“打顶摘心”,有利于果实的产量提高
2023-01-14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3学年高三1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2022·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草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某湖泊草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对该湖泊进行了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草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龄级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体长/cm

<35

35~60

60~70

70~75

>75

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473

107

63

53

38

大网眼渔网捕获量/条

总数

0

0

131

114

85

标记个数

27

20

15

A.该草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可以肯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B.大量诱杀该湖泊中雄性草鱼不会影响草鱼的种群密度
C.该湖泊中草鱼的数量约为3907条
D.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水域中,持续选择小网眼渔网捕鱼,可显著增加总捕获量
9 . 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研究人员推测苯乙腈是一种化学警告信号,能使蝗虫天敌大山雀具有捕食散居蝗虫的偏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B.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C.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蝗虫的种群数量处于波动状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10 . 如图表示一种生活在玫瑰上的蓟马(一类昆虫)种群数量的年度和季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蓟马的种群密度
B.图中1936~1937年的环境容纳量最小
C.在1937~1938年的生长季节蓟马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
D.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