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称为相对多度。科学家统计了某退耕地中五种草本植物相对多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裂科草和须芒草能将土壤中硝酸盐和氨态氮的浓度降到更低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演替时间10到40年间,草地早熟禾因其相对多度最高而成为优势种
B.可以采用目测估计法对样方中植物的相对多度进行统计进而绘制以上图像
C.草地早熟禾在演替时间10-20年间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剪股颖被淘汰的原因可能是对土壤中低水平氮元素的利用率更低
2 . 芨芨草是大型丛生植物,茎叶坚硬。伯劳鸟是小型捕食性鸟类,经常停留在芨芨草上捕鼠。芨芨草旁常见鼠洞,茎叶有被鼠咬断现象。为探究捕食风险对不同密度布氏田鼠的影响,科研人员在某草地设置围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芨芨草的种群密度会产生较大误差
B.布氏田鼠会主动改造生存环境从而降低捕食风险
C.低密度布氏田鼠在有捕食风险时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高密度布氏田鼠可有效降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
2024-01-20更新 | 4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图1是研究人员在每年植物生长期(4~8月)对某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调查的结果;图2是对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因素影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调查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加,可能是因为植物进入生长期田鼠食物供应充足
B.放牧导致田鼠种群密度增加,可能是因为田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
C.距离道路越近田鼠种群密度越高,可能是因为其天敌对车辆回避导致数量较少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小
4 . 研究者对某池塘某种鱼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若该种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第一次捕获了750条,第二次用相同方法捕获了600条,每次捕获的鱼不放回池塘,不考虑繁殖和死亡等,预计第三次可以捕获的条数为(       
A.480B.500C.520D.550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根据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6 . 啮齿动物是草地上的主要野生消费者,为了合理利用草原,科研人员对呼伦贝尔草原的放牧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1、2、3所示;下表为不同放牧方式下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放牧方式连续放牧禁牧季节轮牧
丰富度指数(R)0.60±0.230.42±0.150.58±0.42
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R=(S-1)/InN,S为物种数,N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数
A.调查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
B.三种放牧方式中连续放牧啮齿动物总捕获率最高,可能是连续放牧使植被变矮,易被捕获
C.三种放牧方式中季节轮牧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
D.禁牧区啮齿动物的数量最少,且物种丰富度也最低,推测禁牧可能会降低种间斗争的激烈程度,使鼠害发生的可能性变小
2022-05-08更新 | 1609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研究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图1为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图2是图1某时刻台盼蓝染液染色后显微镜视野下计数室局部图像(实心表示染成蓝色),图3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之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为样方法
B.图1中酵母菌数量达到c时开始产酒,de段数量减少与酒精含量过高有关
C.图2的中方格内酵母菌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相等,此时对应于图1的cd段
D.酵母菌发酵产酒时,图3装置中红色液滴有可能左移
8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m2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C.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应使该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2中C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D.图3中,15-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9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B.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适度捕捞大鱼该鱼种群年龄组成将变为增长型
10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用标志重捕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③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需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A.零项B.一项C.二项D.三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