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对下列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进行的是(       
A.某草场的蒲公英B.梵净山地区的金丝猴
C.某池塘的鲤鱼D.校园中的啄木鸟
2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农田中鼠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法。
(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4)在该林场,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10-11高二下·安徽马鞍山·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0更新 | 26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2011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素质测试生物试卷
9-10高二下·福建龙岩·期中
4 .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2021-04-06更新 | 307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广东中山·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000B.16250C.17500D.70000
2021-02-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2021-01-05更新 | 32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卷
7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植物群落的物种____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_____
(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
8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请回答:

(1)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若该种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应该采用_________法调查种群密度。
(2)图中信息显示,该种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随_________而变化;若一种外来生物于6月份入侵该岛,并以该种群未成熟的个体为食,这将使种群的_________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第二年的_________,最终使岛上该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
(3)8~10月份该种群的出生率为_________;适度捕猎该种动物的成熟个体的时间可以考虑选在每年的_________月份以后。
9 . 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灰喜鹊同时占据了两个营养级
B.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C.调查狐狸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估算方式是标志重捕法
D.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10 .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填“r对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I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的角度将会_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