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群落外貌雄伟壮丽,不仅物种种类繁多,而且营养结构复杂。某科研团队以其中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胡桃楸(高达20余米)白桦(高达25米)红松(高达40米)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密度

(株/公顷)

占比(%)

胡桃揪

94

92.16

8

7.84

0

0

白桦

138

34.24

125

31.02

140

34.74

红松

60

4.22

307

21.57

1056

74.21

A.该生态系统中胡桃楸种群、白桦种群和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
B.由于红松个体数量多、体积较大,所以红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其种群密度为1423株/公顷
C.在自然演替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树种群密度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D.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增多,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增高而减少,这说明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与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
2 .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加,农村生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乡村级工业园的建立使工业废水污染近村河流。为确定水体污染物对水蚤(体长为1~3mm)数量的影响,可用取样法调查其___________的变化。河流中的污染物增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流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中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给农田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美丽乡村需要农民来建设保持,如果草莓园荒废后,会被柳树等木本植物所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从群落水平上看,这是___________造成的结果,请解释草莓和柳树不能共同繁盛的原因:___________
2020-03-26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理综测试(一)生物试题
3 . 如图1、图2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绘制的图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代表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一个样方(长、宽约为1 m),其中的一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形代表其他植物,则该样方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实际调查时,对处于样方界线上的蒲公英应如何计数?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往往需要取多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来代表整个地块的情况。请在图3方框内画出_______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时的样方位置。
(2)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黑点代表酵母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_____ 个/mL。每次在用滴管从试管中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_______
(3)若以黑线姬鼠为调查对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获得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要使调查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填编号)。
①有较多的个体迁出调查区 ②有较多的个体迁入调查区 ③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 ④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死亡
(4)若年初时(3)中草原上黑线姬鼠有10 000只,年末时有11 000只,其中新出生的为2 000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____,种群数量只增加了1 000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020-03-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三2月线上测试生物试题
4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相对封闭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B.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
C.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适度捕捞大鱼该鱼种群年龄组成将变为增长型
5 . 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调查方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甲地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即可
B.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C.调查种群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密度时,应随即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D.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6 . 棉盲蝽是一种对棉花危害很大的小型昆虫,其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汁液,导致棉花减产。科研工作者对我国某地棉盲蝽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干旱年份和涝年,棉盲蝽种群数量变化分别如A、B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样方法对棉田中的棉盲蝽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B.不同年份自6月中旬到7月上旬,棉盲蝽种群都呈现J型增长
C.使用杀虫剂会诱发棉盲蝽产生抗性突变,因此最好进行生物防治
D.涝年棉盲蝽的危害更加严重,掌握气象数据是棉盲蝽防治的关键
7 . 近年,我国科研人员采用海拔高度线路法和DNA指纹法,对岷山山系的一个大熊猫(我国特有珍惜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熊猫种群的信息,如青幼年、成年与老年的个体数量是15、60、11,平均每1082 hm2有一只大熊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大熊猫种群数量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该大熊猫种群成年个体多,属于增长型种群
C.该大熊猫种群数量比较少,增长曲线为“J”型
D.食物是限制大熊猫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8 . 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9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样方边线上的个体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注意打开电灯
10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B.森林火灾若干年后又可以恢复,这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C.性别比例通常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D.当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该种群数量一定会减少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