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①标记重捕法调查白头鹎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②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不仅统计方格内植株,也统计了四条边线上的植株
③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地区取样
④调查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
2022-08-23更新 | 85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评估一块面积为20m×30m菠菜地受蜗牛危害的程度时,对该地蜗牛的种群密度和数量进行调查与测定。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取样方法最好是样方法中的等距取样法
B.布设的样方数量越多,测得蜗牛的种群密度数值与实际偏差越小,因此,可适当增加样方数量
C.选取的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中捕捉到蜗牛数量分别是18只、20只、19只、21只和17只,则该菠菜地中蜗牛数量大约为1.14 × 104
D.如个别样方里没有捕捉到蜗牛,则在计算时应舍弃该样方
2022-06-29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4 .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植物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
A.标记(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鼠更易被鼬捕食,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
B.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0.3%
C.该耕地的碳(C)循环在植物、田鼠、鼬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D.若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时,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 .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1)图1中c表示________,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__型曲线增长。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计数时,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4)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大”或“小”)。
6 .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就是指一定面积内的种群数量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必须用标记重捕法
C.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因素等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D.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该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效果先增大后减小
7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此曲线______(填“有”或“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3)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__________;如果年龄组成为稳定型,那么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4)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 。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A.66 只/公顷
B.77 只/公顷
C.83 只/公顷
D.88 只/公顷
2021-07-09更新 | 10483次组卷 | 5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生态园。与传统种植农业相比,立体种植(养殖)、桑基鱼塘都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和目测估计法
C.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大量引进优良作物,可增加农业生态园的物种丰富度,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2021-01-24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10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应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