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B.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宜用采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都属于调查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D.标志重捕法调查过程中若标记物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小
2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该区域麻雀的种群密度大约是322只
B.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C.黄鹂的种群密度不能反映黄鹂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由于麻雀被捕后警惕性提高,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大
3 . 某生态研究小组调查了一片草原(2hm2)上某田鼠的种群密度,将捕获后的50只田鼠进行标记后放回原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的20只田鼠中有5只被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该田鼠的种群密度就能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标记物的颜色要鲜艳以便于研究者准确辨认
C.该片草原上的田鼠的种群密度为200只/hm2
D.若调查期间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要偏大
2023-01-05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B.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C.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
D.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成虫)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
5 . 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
B.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样土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
C.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
D.调查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2022-08-0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6 . 福寿螺于1981年引入中国,现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活动范围比中华田螺更大,在大多水稻田及淡水流域都能看到。由于福寿螺的体内可能有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若食用前不彻底煮熟的话很有可能导致食用者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水稻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B.稻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和广州管圆线虫均属于分解者
C.“水草→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2022-05-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卷生物试题
7 . 联合国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针对自然的现状提供了最权威评估。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与大自然的关系,并考量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自身福祉产生的深远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修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时,人工重建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造林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生态系统多样性
B.退牧还草有助于修复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草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对于出现水华的淡水湖泊修复重点在于促进蓝细菌和绿藻生长及控制流入水体的水质
D.在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中,统计保护区内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
8 . 调查草原上某区域(10km2)内绵羊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被标记的绵羊有15只。标记物不影响绵羊的生存和活动,并且可用于探测绵羊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绵羊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为该段时间内有绵羊的出生而种群总数量保持稳定,则该区域绵羊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       
A.15只/km2B.10只/km2C.30只/km2D.26只/km2
9 . 请完成下列与种群及群落相关的问题:
(1)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该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生存,为了更好地保护灰鹤,工作人员随即决定对灰鹤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者发现灰鹤是一种大型鸟类,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得知,该保护区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研究者得出这一数据最佳的调查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_法。欲进一步研究灰鹤在该保护区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学家通常要研究灰鹤的生态位,即除了研究该鸟类的栖息地,通常还需进一步研究灰鹤的食物、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2)样方法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如下图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量是_____________株。

(3)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如果某同学第二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有6个,则该同学该天计数的活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_____万个/ml。
(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4)下图为松林中某种鸟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前10年中该鸟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__________年,第16年时若调查该鸟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相似。
②科研人员发现近来该松林出现了新型松毛虫,严重危害松林树木,遂决定引入灰喜鹊加以控制,灰喜鹊因捕食新型松毛虫而摄入体内的能量大于灰喜鹊从新型松毛虫处同化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认为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不属于物种入侵,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
10 .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能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表示种群的数量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 1.47%,是_____(填“r 对策”“K 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K 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若在某个时间,家鼠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该数值的含义是_____
(2)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用标记重捕法得到的结果是N 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某干旱地区由于环境变化导致降水增加,鼠的种群密度明显升高,导致该鼠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决定因素是_____。这体现了_____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图乙是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若鼠的数量出现图乙中的曲线I 的增长趋势,出现该增长趋势的前提条件是_____。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鼠害的方法:_____
2022-12-20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