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2021年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会议在昆明举行。大会开幕式上,《“象”往云南》宣传短片播出。短片用珍贵的镜头记录了16头野生亚洲象从故乡西双版纳一路北行,翻山越岭,走街串巷,数万人一路守护的人象和谐的画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亚洲象本身具有远途迁徙能力,“食物”和“天敌”是迁徙之“因”
B.大象主食竹笋、嫩叶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C.大象栖息地碎片化会形成许多小种群,这有利于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亚洲象活动范围广,调查保护区亚洲象的种群密度时不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2022-07-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生物试题
2 . 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麦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查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实验组为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
B.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C.对照组数据有误,杂草株数应为整数
D.两组数据对照分析表明该除草剂防治效果显著
2022-07-07更新 | 51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研究小组利用标记重捕法进行某地区褐家鼠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53只鼠,第二次捕获42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0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褐家鼠实际的数量要少
B.通过计算可得该地区褐家鼠的种群密度为1200只/公顷
C.褐家鼠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调查期间褐家鼠的死亡率是2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2022-07-06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生物试题
4 . 若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则观测或调查的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称作样本。研究的对象不同,选取样本的方法和计数方法会有所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地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若调查的地块为长方形,则取样方法为 ______法,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要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田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鼠的数量为42只,第二次捕获35只,其中带标记的为16只,调查时发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4只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死亡,但种群数量没有改变,若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标记物的选择及标记方法都符合要求,除了可得到该种田鼠的种群密度外,还可推出调查期间种群中约有 ______只鼠出生。
(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写出一种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操作:______
(4)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样本为 ______,在统计群落中物种数的同时,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后者常用方法有 ______
2022-06-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某自然保护区从外地重新引入当地已经灭绝的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白唇鹿在后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123456
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
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

A.白唇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B.保护区进行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
C.第1年到第2年白唇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只要操作规范,通过标记重捕法可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
2022-06-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研究人员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地区的北极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研究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北极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期记忆形成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北极游隼的种群密度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不同分布区的北极游隼种群之间具有生殖隔离
C.长期记忆很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D.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北极游隼的迁徙路径
2022-06-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7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实验操作、方法等的叙述中,描述错误的是(       
A.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
B.单子叶植物玉米不适合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C.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进行小动物采集
D.“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各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比例要合适
2022-06-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6月联考生物试题
8 .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 5 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5 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C.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 3 种接近衰退型
D.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年龄结构时,样方大小最好为 1m×1m 的正方形
9 . 2021年7月7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1992年,在四川省凉山大山顶自然保护区(相对孤立的环境)调查时,大熊猫仅有36只。“大熊猫降级”离不开人类的保护和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1)据调查,此自然保护区中36只大熊猫各年龄段数量如下表所示,其年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___
年龄段数量
幼仔2
繁殖前期15
繁殖期17
繁殖后期2

(2)在大山顶自然保护区内获取大熊猫的具体数量,应采用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大熊猫比老虎更容易生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提出,保护大熊猫首先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依据的原理是提高大熊猫的_____________。其次,针对小种群中出生率低的问题,科学家建议恢复凉山山系小种群之间的走廊带,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模型。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填“甲”或“乙”)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
(3)“植物A→动物B→动物C”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68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50只,其中有8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
2022-06-14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