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自毒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同类植物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现象。例如油松挥发油能显著抑制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自身种群密度
B.油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地区生物多样性
C.自毒作用是油松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D.油松与其他树种间混套作可减轻自毒作用
2023-05-23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就是该草地杂草种群的种群密度
B.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
C.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D.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 . 塞罕坝曾经由于森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经过几代林场人艰苦努力,把风沙蔽日的坝上荒原改造成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如今去坝上旅游,随处可见写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现碳中和”的宣传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稳定性。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3)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_________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在塞罕坝的自由放牧区,兔子、牛、羊和平共处,狼与狐正常出没。如图为能量流经兔子这一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G表示流入狐所在营养级的能量,A表示兔摄入的能量,则兔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图中____________表示。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____原理。
4 . 研究人员对甲、乙和丙三个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被进行调查。三个群落的优势种都为细叶青冈(一种常绿阔叶树种),用K、K和K表示优势种的K值,植被的物种丰富度甲>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优势种的种群密度和植被的物种丰富度都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三个群落优势种细叶青冈的K值不一定表现出K>K>K
C.三个群落的优势种的优势越明显对群落丰富度的提高就越有利
D.三个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群落演替可能继续进行
5 . 草地贪夜蛾由东南亚侵入我国多个省(区、市),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草地贪夜蛾的性信息素可引诱雄虫寻找雌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地贪夜蛾适合用灯光诱捕器捕获并调查种群密度
B.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短期内增长速率会逐渐增大
C.草地贪夜蛾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我国缺少其相应的天敌
D.可喷洒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来降低其出生率和提高死亡率
2023-04-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科研人员连续多年检测某生态系统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名称各年份动物A和动物B数量/只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动物A10×10217×1025×1027×10213×10220×10216×102
动物B10×1034×1038×10314×10316×10312×1037×103

A.动物B种群在各年份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
B.两种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
C.动物B某个体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约10%~20%能传递给A
D.若动物A为老鼠,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023-04-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科研人员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大熊猫粪便中提取DNA,通过PCR技术扩增DNA来区分不同大熊猫个体,进而统计大熊猫种群密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调查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
B.PCR扩增的序列应在大熊猫的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C.大熊猫粪便中的脱落细胞可为PCR提供模板DNA
D.不同粪便样本的PCR扩增结果一定存在明显差异
8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此曲线______(填“有”或“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2)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如果年龄组成为稳定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3)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 B种群密度估算值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种群密度实际值。
2023-04-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统计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单个样方面积,即为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振荡,否则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大
C.可以采用取样调查法调查水体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D.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组为对照组
2023-04-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由此得出的推测正确的是(       
捕获/数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A.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2023-03-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