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1 .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P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B.图甲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图乙中abcd依次对应
C.图甲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2和P3
D.图甲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该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2 . 雀鳝原产自北美,是一种大型的凶猛淡水鱼类,会攻击并摄食其他鱼类。如图表示雀鳝与另一种水生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关系:N表示种群现有数量,K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雀鳝与甲的种群数量相等
B.雀鳝和甲的种群数量均呈“S”形增长
C.据图可推测雀鳝与甲存在捕食关系
D.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的K值比雀鳝的大
3 . 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迁入某环境后Nt/ N0随时间的变化情况(N0表示种群起始个体数量,Nt表示第t年个体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6年种群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B.种群数量维持在a/2可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C.15年后种群自然增长率不变,出现类似指数增长
D.该种群在第0年和第6年的年龄结构相同
4 . 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
B.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
C.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
D.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人员调查某种群数量变化,调查期间无迁入、迁出,结果如下图所示(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B.0~t2时,该种群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C.t3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t3之后,该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6 . 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吹绵蚧数量也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B.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0-m点之间时,种群很可能会灭亡
C.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
D.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n-p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鹆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虚线接近Nt的区域为A区域,虚线接近Nt+1的区域为B区域。不考虑种群的迁入和迁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绘制曲线图分析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属于构建数学模型
B.两个种群数量对应图中曲线的交点S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同
C.当种群数量曲线连续分布在A区域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燕鹆捕食蝗虫,则甲曲线可表示燕鹆的种群数量变化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将某种单细胞菌分别等量接种到装有5mL和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甲、乙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甲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试管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形
B.甲试管中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
C.若接种量加倍,则甲、乙试管中的K值也会加倍
D.甲试管中种群数量为a时,乙试管中种群数量仍在增加
2021-12-21更新 | 1753次组卷 | 19卷引用:1.2种群的数量变化(拓展版)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9 . 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下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这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B.K对策的生物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等于零
C.K对策的珍稀濒危生物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
D.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某校学生开展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如图结果,图1是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将某阶段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实验结果来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图1中a点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内斗争最激烈
C.计数时先加培养液待酵母菌细胞沉降后再盖盖玻片
D.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1.44×107个/mL
2021-03-18更新 | 2076次组卷 | 10卷引用: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拓展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