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酸笋是“螺蛳粉的灵魂”。在自然发酵过程中,酸笋中的乳酸菌作为主要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等物质,形成了螺蛳粉的特殊风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笋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B.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C.硫化氢气体是蛋白质分解后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之一
D.乳酸菌在发酵初期会出现种群数量的“J”形增长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2023-08-05更新 | 276次组卷 | 99卷引用:2020年福建省高中生物会考适应性试题四
3 . 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区别即可)
(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2023-06-21更新 | 9401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2023年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生物试卷
4 . 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
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b点左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5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2010高三·湖南·学业考试
名校
6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6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1届高三分班考试生物试题
11-12高二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蝗虫密度大小对牧草产量有较大影响尤其是亚洲小车蝗,下图分别是某牧场亚洲小车蝗的年龄结构及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B.图甲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图甲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图甲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2022-04-29更新 | 13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浙江苍南求知中学高二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二)生物试卷
8 . 图甲是某种植食性动物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
B.种内竞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
D.图乙中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中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
2022-03-31更新 | 250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云南曲靖第一中学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三)生物试卷
2011·江苏南京·二模
名校
9 .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 K值之前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 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2022-03-25更新 | 356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01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2022-03-05更新 | 414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6届山西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